遼東的事情告一段落,此時還是武力統治,后期郭浩會派官員進行改革治理。
第一次早朝,郭浩宣布冊封阿不里為宜妃,宜是夷的諧音,意思是外族的公主。
郭浩娶了契丹的公主,成了遼國皇帝的姑父,雖然耶律賢不愿意承認,可事實正如此。
滿朝大臣對此也沒什么意見,反而津津樂道,覺得郭浩這一招太厲害了,為中原王朝正了名,就是有點委屈了郭浩,畢竟阿不里年齡不小了。
“諸位愛卿,朕不在這段時間,由兩位皇子和內閣進行監國,對于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已經有人向朕匯報了。
關于兩位皇子的表現,朕要聽聽你們的意見,朕知道這樣會讓你們為難,所以朕決定發起一次不記名投票。
投票只有三個選項,分別是優、可、差,投票務必真實,不允許弄虛作假,否則朕就考核你們!”
郭浩一臉嚴肅,不像是說笑,大臣們心中一凜,難道郭浩要根據投票選擇太子?
“你們不用想太多,朕還沒老呢,朕不會根據一次投票選定太子,朕只是希望看一看二位皇子的能力!”
兄弟二人站在人群中,此時都有些緊張,本以為朝中無事他們就能交差了,哪想到郭浩這么較真。
“堯兒、舜兒,你們先退下吧,大家盡管放心,朕不會公布結果,但是為了大宋的江山社稷,你們務必認真對待。”
“遵旨!”
郭浩說完擺了擺手,很快就有人送上紙筆,大臣們寫完選項把紙折起來,然后交給太監。
投票完畢后,郭浩就宣布散朝,大臣們議論著走出朝堂,私下詢問同僚都寫了什么。
“王大人,你是怎么評價的,我給兩位皇子的都是優。”
盧多遜追上王溥,笑著套近乎,王溥聞言不置可否,道“陛下對兩位皇子嚴格,是對大宋江山負責,至于老夫寫了什么,只有陛下能看,又何必告訴你呢!”
“這……”
盧多遜沒討到好,轉而去問趙普,結果趙普和王溥一樣清高,他有找到了陳玄。
“我都寫的可,不是說兩位皇子做的不好,而是我覺得陛下是想勉勵兩位皇子。
有道是滿招損謙受益,兩位皇子去接陛下,有點請功炫耀的意思,所以陛下是想點撥他們。”
陳玄有著自己的理解,因為郭浩用他的時候,也沒少敲打他,那句“滿招損謙受益”就是郭浩說的。
拱錘殿里,郭浩看著投票,不由得笑了,投票的結果大部分都是可,這說明大多數大臣都明白了他的意思。
要說兄弟二人表現如何,明眼人都能看見,談不上好但也說的過去,畢竟二人還很年輕。
這個投票結果,也在郭浩預料之中,如果全是優的話,未免有阿諛奉承之嫌,如果全是差,那就是在否定郭浩。
只有可在二者之間,能夠表達認可,又十分謙遜,如果二位皇子能做到這一點,大家對他們還是認可的。
兄弟二人在忐忑中等了一天,第二天郭浩對二人點點頭,兄弟二人頓時大喜,看來投票結果還不錯。
“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朕在你們這個年齡,已經進入軍中,但是朕始終沒有忘記學習,否則朕今天也不會坐在這里。
而你們如今雖然參與國事,同樣也不能忘了學習,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堯兒、舜兒你們要謹記!”
“兒臣謹遵教誨!”
郭浩說著拍了拍二人的肩膀,笑道“軍事學院那邊,你們也不能忘了,那些都是你們的同學、戰友,要記住這份情義,不能因為你們是皇子,就不去聯系!”
“是,兒臣知道了。”
“好了,給你們放幾天假,去玩去吧,帶上你們的妹妹,他們都是你們的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