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內不平靜,地方有連遭天災,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沈欣回京后,郭浩仔細看了調查結果,發現確實如她所說,于是直接處理了一批官員。
看到郭浩如此果決,很多人也不敢說話,誰不知道郭浩現在正在氣頭上,想出氣都沒有出處,那些官員只能自認倒霉。
安排好預防工作,郭浩重新冷靜下來,他一時沖動答應了設立太子,可是太子的人選是個問題。
朝堂上畢士安舊事重提,讓郭致堯和郭致舜都陷入了尷尬的境地,此時秋南和李安都想把畢士安千刀萬剮。
秋南也沒想到,本以為萬無一失的事,李安竟然直接撕破臉皮,說郭致堯不是郭浩的親兒子,一個身份不明的人,怎么能擔任太子呢?
對于郭致堯,郭浩當然是相信秋南的,這年頭沒有親子鑒定,可是郭致堯絕對繼承了他和秋南的樣貌特點。
只是他曾經否定了滴血認親的準確性,只是為了不立太子,如今他沒辦法證明郭致堯的身份,可謂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再說郭致舜,李芙因為成親當天公公去世,背上了“不祥”之名,這在這個時候可不是件小事。
而李芙的事情又直接影響到郭致舜,秋南和李芙之間的矛盾,也是因為二人先成了婚。
所以秋南沒法怪罪郭浩,就把這筆賬記在了李芙身上,她只有這一個兒子,之前她已經輸給了李芙,這一次她絕不會退讓。
經歷這件事后,二人的關系已經無法緩解,而李芙又因為這件事生病,李安更不會就此罷休。
一想到這些事,郭浩就覺得頭疼,這些人是逼著他狠心,如果他的心不狠,不一定有什么后果。
想明白這些,郭浩心中長長嘆了一口氣,于是下達了一份詔書……
“圣旨
封郭致堯為鎮北將軍,離京前往幽州,協助北境諸位將軍處理宋遼戰事。
封郭致舜為鎮西將軍,離京前往蜀地,協助西境將軍處理南端戰事。”
詔書一下達,二人都有些傻了,郭浩果然是一碗水端平,直接把二人發配到邊境,這意味著他們之前的努力都白費了!
兩個人雖然不甘心,可是這次的事情太大了,然而更讓他們驚訝的事在后面。
“冊封郭致啟為太子,待其成年后入主東宮,封王昭為太子太傅,為太子幼學啟蒙!”
身為皇帝,郭浩不能食言,他說立太子就立太子,但是太子的人選是他說的算。
郭致舜今年只有三歲,根本還什么都不懂,郭浩立他為太子意思再明顯不過,根本就是應付了事,哪里是要選接班人。
可是郭浩這么做,大臣們還不能說什么,郭致啟的身份沒有爭議,說他年齡小就是在詛咒郭浩早死。
以郭浩現在的身體情況,再活個十年二十年不是問題,到時候郭致啟已經長大,倒也正合適。
只是所有人心里都擔心,因為古代皇帝命都不長,別看郭浩現在沒問題,誰能保證他不出意外?
一旦郭浩出了意外,郭致啟還沒有長大,他的兩個哥哥都在軍中,這就是天大的隱患。
所以郭浩讓二人去軍中,卻沒給他們兵權,只是讓他們協助處理,就是怕他們將來有想法。
得知二人就要離開,秋南和李芙都舍不得,李芙見到郭浩后,只是哀怨地看著他,只是郭致舜請求過離京,所以她還有些心里準備。
可是秋南完全沒有心里準備,除了郭致堯,他只有郭浩了,可是郭浩不只有她一個女人,他還是大宋的皇帝。
“你就這么狠心,非要把堯兒從我身邊搶走?”
郭浩聞言沉默,他知道秋南接受不了這件事,可是身為皇帝,他不能感情用事。
“難道你真的相信別人說的,懷疑堯兒的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