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和回鶻的突然背叛,是郭浩始料未及的。
楊業等人此時才反應過來,遼軍的兵馬是從哪來的,根本就是吐蕃和回鶻的兵馬。
如此發現不了遼國的軍事動態也就不奇怪了,只是這樣一來,吐蕃和回鶻也要開始提防。
郭浩得知這個消息,不用猜就知道是蕭綽的主意,黨項的李光睿,在這其中也出了不少力。
之前宋國的舉動,已經驚擾到了吐蕃和回鶻,對于這些區域,中原王朝向來是羈縻統治。
可是郭浩偏偏不滿足于這一點,非要奪取他們權利,李家的今天也許就是他們的明天,這才引起他們的不滿。
于是,兩族的統領們一商量,還是歸順遼國比較好,畢竟遼國就是由諸多部落組成的國家,而大宋卻是郡縣制的帝國。
事實上遼國的主要領地在東部,西部有諸多部落,也都是名義上的附屬,實際管理互不影響,這才讓蒙古、女真有了成長空間。
這樣一來,正反兩面的例子都有了,吐蕃諸部和甘州回鶻不是宋國的對手,自然不會坐以待斃,遼國什么沒做白得了便宜。
要說趙光義兄弟倆早就來了,這兩年也沒少游說勸降,卻沒有一方肯主動投降。
蕭綽也敏銳的察覺到這一點,雙方很順利地達成聯合,只要他們在一起,宋國也就不好輕舉妄動。
而且兩國為了表達誠意,還借了遼國兩萬兵馬,耶律休哥正是帶著這些兵馬打下了銀州,如今他們還要幫助李家奪回朔方、黨項等地盤!
諸多小國聯合,這種情況也不是沒有,郭浩現在還沒動手,他們已經開始防范了。
西北地區現在成了大宋的心病,如果不放棄,勢必會發生一次大戰,如果放棄了,那么這幾年的經營就白費了。
朝廷之上又開始熱鬧了,因為當初郭浩打西北的時候,就有人不同意,覺得那些羌人不好統治,留著也麻煩。
可是郭浩把大部分羌人已經遷徙走了,現在西北漢人居多,就算李家想要回地盤,郭浩絕不會答應!
……
禁軍軍營中,李繼勛找到高懷德。
“霸圖,你說你要去夏州,你可知道這意味著什么?”
霸圖是李繼隆的字,李繼隆成年后自己取了這個字,出自《晉書》玄盛以緯世之量,當呂氏之末,為羣雄所奉,遂啟霸圖,以此來表現自己的志向。
“學生知道,現在西北的局勢很微妙,稍有不慎,陛下之前的努力就付之東流。
我和諸多學員都研究過了,我們有辦法解決西北的困境,所以請高教員成全!”
高懷德聞言皺眉,道“既然你們有辦法,那為什么不上奏給陛下,難道你怕別人搶了你的功勞不成?”
李繼隆搖了搖頭“并非是學生貪功,是這個辦法只有我們才能用,換了別人就不行了。”
高懷德雖然有些不信,可是看到李繼隆滿臉的從容,好像并不是在夸口,這件事他決定不了,他要問問郭浩才行。
“好吧,那我就幫你問問陛下,既然你有辦法,我也不能埋沒你,”
“多謝高教員。”
李繼隆行禮過后轉身離開,高懷德搖了搖頭,低頭拿起筆,寫了一封奏折,說明這件事。
郭浩收到奏折,沒想到李繼隆竟然站了出來,短暫的意外過后,郭浩忽然笑了。
“好啊,太好了,歷史上李繼隆就是耶律休哥和李繼遷的宿敵,要不是當時的朝廷不給力,李繼隆絕對能重創遼國和西夏。
如今李繼隆在軍事學院學習了四年,也不知道效果如何,既然他這么有自信,那么就信他一次!”
既然有人替郭浩分憂,郭浩也樂于放松一下,大手一揮同意了李繼隆的請求,還讓郭靖配合李繼隆,滿足他所有要求。
李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