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你和王兄都是老總,什么副不副的,咱們都是兄弟!”
王審琦很會說話,楊光義和王政忠很高興。
當初義舍的兄弟,現在都有了歸宿,楊光義原本是北境將軍,后來被郭浩調到遼東替換了劉守忠。
如此一來,楊光義作為主將,掌控遼東十萬兵馬,王政忠作為他的副手,協助他掌兵。
兄弟三人幾年不見,一見面自然很激動,要不是有完顏繼在場,三人都打算把酒狂歌。
看著三人喝的盡興,完顏繼也不甘示弱,立刻舉杯道“這次多虧了楊將軍,要不是他配合本王,這場仗也不能這么順利,本王敬楊將軍一杯!”
楊光義見完顏繼敬酒,連忙說不敢,在場幾人都知道,完顏繼表面上是女真王,實際上也是大宋的皇子。
二人喝了一杯酒,王政忠有些喝多了,起身道“這次打仗我可聽說了,老楊和殿下都出盡風頭,尤其是殿下武勇,比起陛下當年有過之而無不及!”
王政忠忽然提起郭浩,其他人都是眼皮一跳,作為郭浩身邊的老人,當年的事他們都很清楚,生怕完顏繼問起。
可是完顏繼不了解當年的情況,還以為郭浩當年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于是笑著問道“哦?我父親當年來草原,他都做了什么?他和我娘又是怎么認識的?”
真是怕什么來什么,王審琦和楊光義表情微變,王維在一旁看的清楚,對當年的事也有些了解,于是開口解釋。
“大王有所不知,當年陛下和娘娘相識,可謂是一段佳話??!”
王維這么一說,楊光義眼皮狂跳,當年的情況他們最清楚,哪里是什么佳話,分別是悲劇。
可是事已至此,楊光義也沒法說什么,只能給王維使眼色,示意他不要亂說。
王維好似沒看見楊光義的眼色,這些年他不帶兵,倒是看了不少書,提到郭浩和阿不里,他心里就有了一個故事。
“話說當年陛下深入遼國,恰逢你額娘隨東丹王叛亂,后來東窗事發,你額娘被遼廷追殺。
原本老皇帝念在舊情上,不想殺你額娘,可是耶律阮心狠手辣,非要置你額娘于死地。
你額娘走投無路,一路奔逃,結果被你父皇救下,二人一見鐘情,一路來到遼東。
當時你父皇正在郭威手下任職,進入遼國也是尋找戰機,本來陛下想利用遼國內亂,打遼國一個措手不及,結果因為你額娘,不得不改變計劃?!?
聽到這里,楊光義和王審琦都松了口氣,看完顏繼表情沒什么懷疑,就沒說什么。
“那后來呢?”
“后來他們到了東丹國,耶律阮得知二人的消息,再次派人追殺,你父親為了保護你額娘,只身引開追兵。
當時你父親有幾個兄弟,也就是楊將軍等人,你父親也是讓他們先撤,自己攔住追殺的遼軍……”
王維說的雖然有些夸張,但郭浩也確實做過這些事,只是順序和目的變了,不過并不影響。
“難怪父皇當年沒有帶走額娘,原來是迫不得已……”
完顏繼這句話聲音雖然不大,可是幾人都聽見了,要不是今天提起這件事,他們還不知道,原來完顏繼心里還是怪罪郭浩的。
“是啊,陛下一路遁逃,最后走投無路跳入大海,好在老天保佑,有好心人救了他,而救他的人殿下你也認識。”
“哦?我怎么從來沒聽說過這件事?”
王維聞言笑了笑,喝了口酒才繼續說道“當年李侯爺和他的妹妹隨船出海,本想出門做生意,沒想到在海上遇到了陛下,就把他救了起來。
李侯爺當年也是第一次出海,傻乎乎的帶著妹妹上船,要不是陛下在船上,他們兄妹恐怕早就葬身大海了!”
說到這里,完顏繼忽然反應過來,王維說的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