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準備好,只見他們個個身穿鎧甲,手里拿著長槍,腰間掛著寶劍,背上還背著火槍。
郭浩接過韁繩,翻身上馬,隨即大手一揮,大軍有條不紊地出城,楊業那邊也沒閑著。
兩萬兵馬在城西匯合在一起,都由騎兵組成,奔跑起來塵土飛揚,大地都在震動。
這么大的動靜,吐蕃那邊肯定會發現異常,宋軍根本沒打算偷襲,而是要正面打敗他們。
潘羅支得知宋軍竟然出城了,不京反喜,再探得知宋軍只有兩萬人,根本沒有在意。
有時候人就是這樣,對于超出認知的事情總是不相信,遼國的使者已經明確告知他們,宋軍的火器威力很大,但沒吃過虧的他們,根本想象不到火器的威力。
宋軍走到距離吐蕃大營十里的地方就停下了,郭浩一擺手,禁軍立刻把手中長槍掛在馬上,同時取下后背的火槍。
而楊業則是下令準備弓箭,火槍的數量還是太少了,雖然朝廷加班加點地制造,可還是不能完全配備。
潘羅支率領三萬人馬,從大營中出發,遠遠就看見宋軍中的龍旗,不由得心中一驚!
大宋龍旗!
難道是宋帝親自來了?
潘羅支驚疑不定,派出視力好的斥候前去打探,郭浩坐在馬上,望遠鏡里清楚的看見吐蕃軍中一騎絕塵而來。
“槍!”
郭浩說了一聲,韓玉立刻遞過來一把步槍,這是大宋性能最好的一支步槍,郭浩還在上面加了一個瞄準鏡,算是大宋第一把狙擊槍。
雖然叫狙擊槍,但射程卻小的可憐,有效打擊距離只有四百米,再遠就沒什么威力了,和后世動輒千米的狙擊槍沒法比。
郭浩坐在馬上,盯著遠處的斥候,人的視力雖然是無線遠,可想要看清楚,必須要走近一些,最起碼要三百米左右。
三百米的距離,普通弓箭無法到達,但是槍械卻能輕松做到,那個斥候騎術明顯不錯,而且速度很快,郭浩一直瞄著他,直到大約三百步的時候。
砰!
一聲槍響,郭浩放下了槍,只見遠處吐蕃斥候忽然墜馬,楊業連忙拿起望遠鏡查看,那個斥候好像沒死,但也差不多,郭浩這一槍只要打中,就算打不死也摔死他!
“嘶……”
將領們倒吸了口冷氣,在看禁軍手里的火槍,忽然感覺脊背有些發涼,這火器的威力,好像變得更大了!
郭浩確定打中了,也呼了一口氣,其實能不能打中他倒是無所謂,重要的是他丟不起這個人。
抬槍退出子彈殼,郭浩并沒有扔掉,而是讓人收起來,現在制造子彈不容易,子彈頭是鉛鐵的倒是無所謂,子彈殼可是銅的。
郭浩一槍擊斃吐蕃的斥候,潘羅支都看在眼里,此時他有一種不好的預感,遼國使者說的火器,莫不是就是剛才那個聲音!
“殺!”
還沒等潘羅支反應過來,郭浩已經下令沖鋒,兩萬宋軍鋪天蓋地而來,潘羅支見狀不敢大意,一咬牙也下令沖鋒。
然而宋軍的聲勢很大,動作卻依舊整齊,因為他們都在計算距離,有如此神器在手,犯不著和吐蕃軍真刀真槍的干。
眼看雙方就要接觸,宋軍卻忽然停下了,不用郭浩指揮,各級將領已經做好準備,吐蕃軍進入了射程,隨即就是一陣轟鳴。
噼里啪啦……
密集的槍聲響起,沖在最前面的吐蕃兵倒下一片,受驚的戰馬四處亂竄,吐蕃軍受了很大的影響。
反觀宋軍這邊,戰馬卻沒什么影響,主要是禁軍的戰馬已經適應了槍聲,西北軍的戰馬則是被堵了上耳朵。
潘羅支的心在往下沉,火器的威力出乎他的預料,身后的回鶻看到這一幕,已經停住了步伐。
吐蕃軍的損失不小,但打仗死人很正常,只是吐蕃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