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羅支不甘心,他的族人不能白死。
火槍雖然威力巨大,但畢竟是遠距離武器,和弓箭差不多,只要可以近身,勝負尚未可知。
潘羅支想明白這一點,督促著兵馬繼續沖“大家不要怕,他們的火器和弓箭一樣,只要我們沖過去,就可以打敗他們!”
游牧民族之所以衰而不絕,與他們的勇敢堅強有關,雖然局勢對他們很不利,可他們依舊勇敢地沖鋒。
然而潘羅支剛說完弓箭,沖在最前面的吐蕃兵,就看到天空中密密麻麻地箭雨。
面對這種情況,他們并沒有慌張,打算躲在馬腹下,然而槍聲依舊繼續,他們速度放緩后,命中率大大提升。
轉瞬之間,沖過去的騎兵紛紛到底,不是被火槍打死,就是被弓箭射死。
楊業看到這一幕不由得咂舌,心道和陛下打仗就是痛快,一兵一卒不損,就消滅了數千敵人。
潘羅支看到這一幕,終于明白了遼國的警告,他的心在滴血,同時也開始咒罵遼廷。
“難怪你們不出兵,原來是畏懼宋軍的火器,真是……”
潘羅支雖然在心里罵,可是此時不是抱怨的時候,短短一炷香的時間,就有三千勇士倒在前方,宋軍的火力太密集,他們根本沖不上去。
“撤,快撤!”
潘羅支果斷下令,他不能看著族人眼睜睜送死,既然正面打不過,那就退回去想辦法。
看到吐蕃軍撤了,郭浩嘴角微微上揚,冷哼一聲道“追!”
這次宋軍出來,禁軍帶的是火槍,西北軍帶的是弓箭,其他的大炮、拋石車都沒帶,為的就是機動性。
吐蕃軍見識了火器的厲害,逃跑也在郭浩的預料之中,他這次可是把所有火器都帶來了,留下一千人打擾戰場,回首子彈殼和弓箭,剩下的人都追了上去。
游擊戰的精銳,西北軍已經學習了,在應用方面,他們還是第一次。
不過楊業好歹也征戰多年,經驗十分豐富,他和郭浩一商量,就各領五千兵馬,打算攔住這波吐蕃軍。
潘羅支看到后面的追兵,立刻派人求援,回鶻的軍隊和他們沒在一起,但也在不遠處。
郭浩他們出擊的同時,剩下的八萬大軍,在趙匡義和李繼隆的分別指揮下,早就離開了靈州,快速奔赴指定地點。
宋軍之所以先派出兩萬人,是怕他們人太多,嚇跑了吐蕃聯軍,如果讓他們跑了,再想追就麻煩了。
所以以兩萬軍隊作為先鋒,引誘吐蕃軍上鉤,郭浩親自出戰,也是想作為誘餌,讓吐蕃軍應戰。
如今吐蕃軍退走,郭浩帶人去追,八萬大軍張開一張大網,對吐蕃軍展開合圍。
所以郭浩他們雖然在追,卻也沒著急,只是不緊不慢地跟在后面,直到吐蕃大營,潘羅支看了看后面的龍旗,覺得不打還是不行的。
之前的沖鋒折損了三多千人,可他現在還有兩萬多人,再加上回鶻的兩萬人,兩面夾擊未必不是對手。
而且宋帝很可能在宋軍中,如果能夠抓住宋帝,宋軍必定投鼠忌器,而這一切必須要快,要趕在靈州宋軍到來之前完成。
想到這里,潘羅支立刻派人去回鶻軍,把自己的意圖傳達,于此同時調集所有力量,爭取拖住這兩萬宋軍。
宋軍一直有序地追擊,發現吐蕃軍不跑了,于是也停了下來,好像在等待他們的進攻。
潘羅支看到這里,把心一橫下令全軍出擊,經過剛才的觀察他也看出一些門道,宋軍的火器雖然厲害,但也和弓箭一樣,不能一直發射。
“殺!”
兩萬多吐蕃軍一股腦地沖過來,這是要不過一切,楊業見狀臉色一變。
“陛下,敵軍這是要拼命了,還請陛下后撤!”
郭浩聞言擺了擺手,別看他外表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