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戰役下來,丟失百余年的河西走廊重新回歸中原王朝。
遼國得知這個消息,耶律賢夫婦都沉默了,他們已經極力組織宋軍,可宋帝根本不搭理他們。
由于遼國主動開戰,兩國的和平協議已經撕毀,主動權重新回到郭浩手里,郭浩現在要進攻遼國,道義上也說得過去。
不過郭浩并不想進攻遼國,河西走廊雖然收復,可西域還是問題,現在就看西州回鶻是否承認大宋的宗主國的身份,如果承認就好辦了。
西州回鶻又稱高昌國,其王的稱號為阿廝蘭漢,漢譯名為師子王。
建隆三年、六年,高昌回鶻遣使獻土特產于大宋,可是它同樣和遼國往來密切,名義上是遼國的屬國。
所以郭浩想要滅高昌收西域,還要和遼國打交道,而且很可能進一步刺激遼國的神經。
打下青海和河西走廊,前后用了半年時間,在靈州又和遼軍糾纏了這么久,三十萬大軍消耗糧食無數。
大宋這三年的積累消耗了大半,朝廷已經有了異樣的聲音,趙匡胤一直在養病,郭致禹鎮不住那些大臣,要不是郭靖控制著禁軍,不一定發生什么事。
事情不能一蹴而就,打通河西走廊,郭浩已經很滿意了,老天爺已經很眷顧他,他知道此時應該見好就收。
河西四郡至關重要,郭浩任命趙匡義為司令,與楊業等將軍一統鎮守河西與青海等地。
對于這些剛打下來的地盤,不駐兵是不行的,些地方人員復雜,就算遷徙來漢人,也需要嚴格管理。
安排好了西北,郭浩終于回京,這次回京他把兒子女兒都帶了回去,三年的經歷加上這場大戰,想必他們都學到很多。
……
重新回到京城,郭致堯等都很高興,他們現在都有了妻兒,比之前成熟穩重很多。
汴梁城門口,郭致禹帶著官員迎接,郭浩卻沒有停下,讓郭致堯他們應對百官,他直接趕到趙匡胤府邸。
突如其來的一場大病,讓趙匡胤幾個月沒能下床,如今剛剛恢復一些,此時正在院子里散步。
這時聽到家人稟報,說郭浩竟然來了,趙匡胤頓時一驚,趕緊進屋去穿衣服。
郭浩一路來到后院,趙匡胤的夫人趕緊解釋“不知陛下要來,官人他沒來得及更衣,還請陛下稍候。”
郭浩聞言擺了擺手,走到一邊的涼亭坐下,此時他已經記不清了,趙匡胤到底是什么時候死的,不過趙匡胤突然生病,倒是讓郭浩有所感悟。
功夫不大,趙匡胤在家人地攙扶下走出來,郭浩起身打量他一番,只見他身形消瘦,面容憔悴,病的確實不輕。
“臣趙匡胤,拜見陛下,請恕臣疾病在身,不能全禮。”
郭浩聞言走上去,握住趙匡胤的手道“愛卿受苦了,老天真是不公,竟然讓愛卿受如此苦難!”
趙匡胤也頗為動容,這一次他真是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要不是丁酉等太醫全力救治,他就真的回不來了。
“多謝陛下關心,想起這一次生病,臣也是十分后怕,臣一生也算是經歷過風浪,唯獨此次最為兇險。”
郭浩聞言點頭,示意趙匡胤坐下,道“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愛卿大難不死,必有后福,愛卿只管安心養病,其他事不必擔心。”
趙匡胤聞言有些愧疚,道“陛下西征,朝廷正是用人之際,這么多事需要處理,臣卻在這個時候……哎!”
趙匡胤一臉愧疚,郭浩聽了沒說什么,只是拍了拍他肩膀道“身體才是治國的本錢。
你如果養不好身體,又拿什么來操勞國事,你只有養好身體,才能更好的憂國憂民!”
“陛下!”
郭浩說了不少安慰的話,每句話都是至理名言,后世都是套話,可現在卻是第一次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