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欣遇刺,郭浩讓刑部調查,經過李輝的暗示,刑部最終把兇手定位為當初刺殺郭浩的人。
朝廷表面上把這個案子結了,郭浩暗地里卻沒有停止調查,這次刺殺很可能是宮中指使,這是郭浩最不希望看到的。
在外人看來,沈欣遇刺,沒有必要興師動眾,畢竟沈欣這個公主也是冊封的,與郭浩也沒有血緣關系。
而郭浩大發雷霆,為的是皇家的威嚴,讓其他人知道沈欣不一般,沈欣的秘密只有他的家人知道,外人并不知情。
經過幾天的調養,沈欣可以下地走路了,外表看起來和常人無異,沈欣自己也沒有感到異常。
“我說皇帝陛下,我什么時候能夠出宮啊,這里真的好無聊,在這什么都做不了,你還是放我回格物院吧!”
郭浩不放心沈欣身體,所以把她就在宮中調養,這丫頭心態倒是不錯,差點死了還能這么活潑。
“你身體剛好,還是再觀察幾天比較好,反正那些項目已經開始了,你休息兩天也無妨。”
沈欣在宮里,和其他人都沒有話題,郭浩又國事繁忙,沈欣自然會覺得無聊。
他用了三年時間,才把格物院那些人調教過來,其實她這個公主沒什么架子,她的助手都很尊重她。
“哎,好想回去啊,每當我無聊的時候,我就懷念我的手機、電腦艾派德,吹著空調看電視,想想真是享受。”
見識了后世的科技,確實瞧不上古代這些技術,二人之所以拼命發展科技,就是想找一找現代的感覺。
現在電燈是弄出來了,不過卻費了很大力氣,而且不能大規模復制,很多技術都不成熟。
大宋的科技現在是方心未艾,各門技術都開了頭,可要是得到成果,還需要時間。
郭浩對此也沒辦法,他又不是神仙,近代用了幾百年的時間,才把科技推后世的高度。
就算大宋一直平穩發展,恐怕也需要一兩百年,才能達到二十世紀的水平。
如果過程中遇到瓶頸,恐怕需要更多的時間。
過完中秋,天氣漸漸變涼。
西北局勢逐漸平定,遼國雖然不甘心,可是也是沒有辦法。
河西走廊穩定后,郭浩派出使者出使高昌,他想試著用外交手段使高昌歸降,這樣大宋就不用出兵了。
沿途都是大宋的地盤,使者出使的難度比當年蘇武小多了,不過眼瞅著就要到冬天,郭浩決定明年開春再派出使團。
……
臘月過后,郭浩下旨再次改元,此時大宋在地圖上看,就好像龍頭,河西走廊和遼東是兩只角,所以改元龍興。
宋龍興元年,遼國保寧十年,正月。
耶律賢知翰林學士室昉有理劇才,改南京副留守,決獄平允,遷參知政事。
至是拜樞密使,兼北府宰相,加同政事門下平章事。
大宋占據了遼東、河西,本質上并不受遼國控制,女真除了部分熟女真,剩下的其實是獨立的,只不過被遼國包圍而已。
而甘州回鶻、吐蕃等小國,雖然依附于遼國,但也是獨立的,而遼國真正的領土,其實就是現有的地盤。
所以,郭浩占據了兩塊地盤,遼國想想也就接受了,那些契丹貴族其實并不在乎。
就算皇帝在乎,那又能怎么樣,搶又搶不回來,打又打不過,只要大宋不來惹他們,其他地方都無所謂。
一時間,遼國的風氣變了,郭浩南北兩次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狠狠打擊了遼國的士氣。
自五代以來,中原視契丹為洪水猛獸,心里想多少有些畏懼,一直不想招惹。
可是郭浩繼位后,根本不把遼國放在眼里,正所謂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
郭浩知道遼國強大,想要打他不是打不過,但是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