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李安那么做是為了誰,除了郭浩沒有別人。
往事歷歷在目,從郭浩救下郭永寧那一刻起,二人的命運就糾纏在了一起。
郭浩投奔郭威,根本不是沖著郭威去的,而是為了趙匡胤。
可是除了郭浩和沈欣,有誰知道趙匡胤會是大宋的皇帝,郭浩所做的一切,無法解釋。
投奔郭威后,郭浩很快得到了郭威的信任,郭威的子嗣被害,郭威還曾想讓他的外孫繼承皇位。
可是最終他選擇了郭榮,把柴家也拉了進來。
郭榮駕崩后,柴宗宜是第一人選,可是他被李安謀害,失去了本應該屬于他的皇位。
年幼的柴宗訓繼位,又哪里是郭浩的對手,柴宗宜大難不死,隱忍至今,為的就是有朝一日,奪回屬于自己的皇位!
但是郭浩的強大,讓他絕望。
柴宗宜去找弟弟柴宗訓,柴宗訓拒絕了他,反而勸他放棄。
柴宗宜去找郭定哥,郭定哥為了自保,能幫他的也有限。
如今郭永寧是最后的希望,就算不提郭威,為了郭致舜,郭永寧也應該試一試。
可是郭永寧卻看透了一切,與青燈為友,古佛為伴,不問世事,與世隔離。
這種日子過得久了,反而很是愜意,放下怨恨很難,真的放下了反而很自在。
“冤冤相報何時了,這是我郭家的氣數,又怎能強求。”
郭永寧依舊一副淡然的態度,念珠斷了,她就去敲木魚,柴宗宜見了很不甘心。
“那你就不替舜兒想想么,你真的甘心讓,他一輩子只做個王爺么!”
郭永寧聞言停下手里的動作,起身看著柴宗宜,眼里閃過一絲精光。
“大皇子被貶,二皇子離京,舜兒就在京城,這樣難道不好么?”
郭永寧的話,讓柴宗宜大吃一驚,后退了兩步。
他突然間就明白了,自己這個妹妹不是不爭,而是他不能爭!
柴宗宜的眼神變了,他終究是小看了郭永寧,郭永寧以不變應萬變,恰好是最好的選擇。
縱觀華夏歷史,有多少儲位之爭,最終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反而是那些不爭的,最后反而可能當了皇帝。
郭致啟雖然是太子,可是他的母親毫無勢力,也沒有人把他當做太子。
一是因為年齡太小。
二是郭浩的年齡擺在那里。
大宋開國不到二十年,需要的是年富力強有能力的君主,除非郭浩能等到太子成年,否則他不適合繼承皇位。
而郭浩的三個兒子,老大和老二一直在斗,斗來斗去兩敗俱傷,都失去了資格。
而郭致舜一直以逸待勞,若是郭浩突然駕崩,為了江山穩定,大臣們只能推舉郭致舜。
所以郭永寧不是沒有考慮,而是她的身份不允許,如果她也參與進宮斗中,她的下場可能最慘。
她在冷宮待過,雖然衣食無憂,可是那種孤獨和無助,讓她寢食難安,不想再經歷一次。
柴宗宜猜到了郭永寧的想法,忽然有些迷茫,他終究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郭致禹。
……
龍興二年,二月。
李芙的病好像好了,郭妱梅很高興,跑來告訴郭浩。
郭浩聽了心中一沉,暗道不妙,立刻趕到后宮。
只見李芙坐在那里,逗弄著小外孫,丁酉對著郭浩微微搖頭,一臉沉重。
“母親,父皇來看你了?!?
郭妱梅不知實情,還以為李芙是真的好了。
郭浩忍著心痛,強顏歡笑走上前去,坐在李芙床邊。
李芙見到郭浩,笑著看著他,輕輕地說道“陛下,我夢到父親了,他和當年的兄弟在一起,他們過得都很好,等著我過去主持丐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