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浩手里的圖紙,已經和后世的步槍很像了。
步槍的結構并不復雜,郭浩反而覺得這個可行,畢竟后世的阿卡結構就不復雜,但性能卻十分出眾。
“圖紙看不明白不要緊,讓他們多實驗就是,你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有效,重要的是學會用人。”
郭浩把圖紙還給郭致禹,又拍了拍他的肩膀,自己教導這個兒子,并不是希望他成為科學家,而是讓他主持這方面的工作。
后世科學發展那么快,也不只是靠一個人,很多成就還是勞動人民創造的,但領導工作同樣重要。
大宋現在已經有了發展的種子,有的甚至已經發芽,郭浩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灌溉、施肥,直到它們開花結果。
從格物院出來,郭浩又去了軍事學院,現在的軍事學院完全進入正軌,畢竟在執行方面,軍人永遠強于普通人。
……
長安,中京工地。
沈欣去工地轉了一圈,回到住處后,紫云說道“公主,汴京來消息了,陛下問你在這里過得可好,要不要回去。”
對于這個消息,紫云其實是吃驚的,作為皇帝,他竟然有爭取別人意見的時候。
“回去干嘛,我在這待的挺好的,汴梁現在這么亂,我可不回去,免得又有人想害我!”
沈欣上次中毒,她雖然表現的不在意,可心里還是有計較的,她終于明白了一件事。
哪怕郭浩是皇帝,也不是什么事都能控制的!
作為天底下權利最大的人,他的意志就是旨意,正常情況,大多數人都會聽從,可也總有一小部分人,不會聽從。
李芙死了,秋南被貶,雖然與沈欣沒什么關系,可和郭浩走的太近,就很容易礙眼。
所以沈欣最好離郭浩遠點,最起碼等風頭過去,之前郭浩把他留在長安,也是怕她受牽連。
……
既然沈欣不回來,郭浩也沒有強求,遼東的計劃已經展開,完顏繼在暗中積攢力量。
而西北地區局勢也漸漸明朗,隨著軍隊的深入,六谷藩不得不接受現實,他們已經是大宋的子民。
大宋吞并了大半吐蕃,剩下的多彌地區的諸多落得知后,都十分惶恐。
多彌,即南國。
吐蕃諸部分南北,大宋吞并的是北面的部落,他們都是吐蕃的奴隸,而南面的吐蕃,乃是地地道道地吐蕃!
九世紀中頁,吐蕃爆發了奴隸起義,吐蕃王朝土崩瓦解,分為了大大小小諸多政權。
其中有的投奔了唐朝,有的部落獨立割據,發展成后來的吐谷渾、六谷藩等。
而多彌地區,原本是吐蕃王朝的政治中心,治所在拉薩。
在857年,吐蕃邦金洛平民發動起義,同時以拉薩為中心的衛如地區兩大奴隸主家族盧氏和巴氏因為利益關系發生嚴重沖突,發生了長期的戰爭。
起義軍利用他們火并的時機,侵入吐蕃王朝帝國的中心地帶。
平民起義持續了長達幾十年的時間,吐蕃社會終于在起義風暴中徹底瓦解。
此后數百年,吐蕃分裂為許多部,拉薩的地位急劇下降,許多歷史建筑毀于戰亂。
了解到這個情況,郭浩覺得是個機會,多彌現在是一盤散沙,郭浩如果派出一支軍隊,很容易就可以逐個擊破。
不過在此之前,大宋還要收服西山諸羌,也就是歷史上的西山八國。
西山八國,唐代西山諸羌部落的統稱,西山為唐代對成都平原以西,岷江上游諸山的泛稱。
廣義的西山包括今阿壩、甘孜兩州乃至西藏東部昌都地區。諸羌部落聚居于此。
唐代中期,西山諸羌中有八個較大部落崛起,號稱“西山八國”,即哥鄰羌、白狗羌、逋租羌、南水羌、弱水羌、悉董羌、清遠羌、咄壩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