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使用權。
這一政令的下達,是為了鼓勵百姓發展農業,畢竟工業造不出糧食,沒有糧食都是空談。
即便如此,隨著人口的增加,郭浩還是覺得糧食不夠用,就算沒有戰爭,天災的影響依舊很大。
作為帝國的主宰,郭浩開始了資本運作,他派遣艦隊遠航行商,換來糧食和其他資源。
在他看來,用絲綢、瓷器、毛織品換來糧食,都是很劃算的買賣,這些糧食都進了國庫,而郭浩則用錢來購買。
有人也許會說,朝廷拿來那么多錢。
殊不知大宋的錢都是朝廷造的,全國上下大規模開采金銀銅,可市面上流行的卻是紙幣,來才出來的金銀,緊緊為了給貨幣保值。
如今的大宋錢莊,已經有點中央銀行的意思,配合戶部控制市場,保證百姓的生活。
有了糧食和錢,朝廷開始在國內修路,各省之間都有連接,清一色的水泥路,可以方便馬車行駛,消息的傳遞,物資的運輸。
就在大宋國內干的熱火朝天的時候,遼國南部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
在完顏繼的帶領下,遼南的百姓開始耕種,第一年玉米就獲得了大豐收,這讓耶律賢很高興。
發展耕種的同時,完顏繼還組織百姓向漢人學習,鼓勵經商、重視工匠、發展教育。
緊緊一年多的時間,遼東和遼南的生產力大幅度提升,百姓的生活也改善許多,朝廷對此很滿意,下令全國推廣。
完顏繼在王府中,得知這個結果并不意外,其實自打遼國設立南院大王之時,就是為了統治漢人。
而完顏繼之所以如此駕輕就熟,得益于這些年女真國的發展。
游牧民族的生活習俗延續了上千年,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改變的,當初東海女真適應的最慢,完顏繼沒少操心。
然而事實證明,漢人沿用了千百年的習慣,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比起漁獵的靠天吃飯,耕種讓他們更有安全感。
嘗到了甜頭后,這些游牧民族也就理解了完顏繼的苦心,糧食加上獵物,讓他們的生活上了一大截臺階。
有了女真國的經驗,完顏繼治理遼南得心應手,再加上這里本來就有許多漢人,完顏繼更懂得他們的心里。
邊境之地,摩擦經常有,宋遼兩國相互堤防,相互偷襲,就看誰更有耐心。
遼廷看到南部發展的這么好,也沒有急著舉兵南下,因為戰爭一旦開始,就很難保證現在的景象。
而幽州的宋都還沒有建設完成,如今已經完成了大半。
紫禁城的輪廓已經出現,皇宮里的主殿已經完成,各種宮殿也拔地而起,相信用不了多久就會竣工。
北京沒有建設完成,可中京長安和南京金陵的宮殿已經完工,歷時兩年時間,大宋的三京基本完成。
只要北京一投入使用,朝廷下一步就要鋪設鐵路,打通這條南北動脈,進一步促進發展。
龍興三年,六月。
郭浩來到格物院,卻不見沈欣的身影,郭致舜站在院子里,手里拿著一個奇怪的盒子。
“喂喂,能聽見么?”
就在這時,盒子突然傳出聲音,郭致舜聽見后趕緊對著盒子回答。
“可以聽見,可以聽見!”
郭致舜很興奮,沈欣研究了兩年的電話,終于成功了,期間他們做了無數次實驗,終于聽到了清晰的聲音,而且隔了很遠的距離。
郭浩看到這一幕,心里也有些激動,終于把電話發明出來了么,這樣信息傳遞就更方便了!
如今的格物院,已經研究出了發電機、電池,燈泡也制作了不少,就是使用壽命不長,這與鎢絲的成分和內部空氣有關。
雖然都不是很完美,可這畢竟是科技產品,大宋提前了幾百年發明出來,幾百年后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