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者,宮錯姜漂不希望皇位再有任何閃失,因為此時的蒲甘王國很落后。
蒲甘王國隨即斷絕了與大理的往來,陸地上唯一與大理接壤的國家只剩鵬伽羅。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鵬茄羅國和大宋沒有往來,郭浩干脆派出使者,出使鵬茄羅,轉達大宋的意思。
鵬茄羅歷史上屬于天竺帝國,曾經也聽過話中國,對于這個東方巨人,他們也不得不臣服。
三個國家都知道,大宋的目的是大理,而大理以后很可能是他們,只是他們依舊無法拒絕。
此時大宋的海軍,已經占據了南海諸島,從海上封鎖了馬來亞的道路,并且進行通商貿易。
擁有蒸汽輪船的大宋海軍,在東南亞沿海暢通無阻,船上的大炮可以打出幾百米,配備的火器讓他們毫無還手之力。
好在大宋的并不是想入侵,他們用絲綢、瓷器換取煤炭、糧食,配合往來的商隊,大量獲取資源。
而海軍在這個過程中,也獲得了資源給養,他們更喜歡這種方式,都不用朝廷發糧餉。
在這種情況下,且不說和大宋交惡帶來的經濟損失,就是大宋那無敵艦隊,也不是他們能抵抗的。
所以大宋的國書下達不久,就沒有國家敢和大理來往,段素順和氏族們都覺得很憋屈,可是沒有任何辦法。
就在大理等著大宋軍隊的時候,宋國那邊忽然又沒有了動靜,因為郭浩忙著遷都去了。
龍興三年六月,郭浩帶著文武百官,從汴梁出發,遷都幽州北京。
一個月后,眾人到達了北京。
看著眼前的紫禁城,大臣們都有些驚喜,因為大宋的新都比汴梁大了一倍不止。
如此龐大的宮殿,遠超歷代皇宮,用了三年時間建造完成,顯示著天朝大國的氣魄。
太和殿前,郭浩負手而立,文武百官位列臺階之下。
此次隨行的官員,真的高達上百位,之前在汴梁的時候,皇宮根本裝不下這些人。
然而現在,上百名官員匯聚于此,地方還空了許多,顯得綽綽有余。
遷都這么大的事情,沒有典禮是不可能的,郭浩帶著百官祭拜了天地祖宗,這才進入大殿。
大殿之內,郭浩坐在龍椅之上,頭上掛著一塊牌匾,上面寫著四個大字太平有象。
這四個字是郭浩親筆所書,是中國傳統吉祥紋樣,出自《漢書·王莽傳》“天下太平,五谷成熟”,即天下太平、五谷豐登的意思。
“臣等拜見陛下,吾皇萬歲!”
遷都大典,官員們行三拜九叩大禮,郭浩坐在龍椅上,泰然接受官員的行禮。
禮畢之后,就是一些列安排,內閣和六部都有專門的地方辦公,三宮六院各有用途。
郭浩這次來,只帶來了周圍和沈欣,秋南和阿不里都留在了汴梁,原來的皇宮留給了郭致舜,讓他擴建格物院。
如此一來,北京、中京、南京,大宋就有了三個權利調度中心,除了軍權沒有分配外,中京和南京有一定的統治權。
三位皇子位列三京,有點類似分封制,但是沒有兵權的他們,所做的事也是有限。
汴梁格物院的一些核心機密個人員,這次也來到了幽州,倒不是郭浩放心不下郭致舜,主要是汴梁地方實在太小了。
郭浩真的遷都幽州了,耶律賢夫婦有種怪異的感覺。
三年了,他們都覺得郭浩當初只是說說,并不敢來幽州,畢竟此時的遼國,可謂是兵精糧足。
但是郭浩偏偏不信邪,真的遷都幽州,和郭浩一起來的,除了文武百官外,還有五萬禁軍。
這五萬禁軍到了幽州后,立刻接替了邊軍的工作,原有的邊軍一部分被調往遼東,山海關駐守。
另一部分往西,加強京畿東西的防守,兵力比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