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興四年,九月。
秋闈之后,吏部取進士一百二十一人,郭浩雖然大改軍政,可科舉始終保留。
在這一百二十一人當中,選了六十人進行復試,而后進行殿試。
作為遷都后的第一次殿試,士子們都覺得新考場確實與眾不同,大殿寬敞切明亮,十分暖和又看不到火盆。
郭浩像一個監考老師一般,走在考生之中,打量著考生們做文章。
考試的內容雖然以儒學作為基調,卻更重于實用性。
自從郭浩登基以來,見過很多士子,除了一個呂蒙正外,其他人都沒什么出彩之處。
如果不是有什么大事,郭浩一般都會親自主持殿試,內閣和六部的大臣都年事已高,官員有些青黃不接,他急需人才來填補空擋。
郭浩路過的時候,有的考生毫無波瀾,認真考試,有的考生明顯有點緊張,心理素質一般。
當郭浩走到中間時,忽然聞到一股酒氣,味道雖然很淡,可郭浩還是聞到了,源頭正是他面前的考生。
低頭望去,這位考生年齡不大,也就二十左右。
再看他的文章,已經寫了大半,洋洋灑灑上千言,一揮而就,好像很順利。
為了不影響其他考生,郭浩記住了他的名字蘇易簡。
跟在郭浩身后的考官,發現郭浩有所駐足,低頭一看眼前就是一亮,這文章看個開頭就讓人耳目一新。
郭浩的臉上始終沒有任何表情,但考官還以為郭浩看好這個考生,心里同樣記住了這個名字。
傍晚時分,考生們答完了題,考官派人收卷,他們需要先閱一次卷,然后分出排名送到郭浩那里。
很快郭浩就收到了判好的試卷,當他看到第一個名字時,不由得皺了皺眉。
看了看文章,寫的確實不錯,而且內容也是可圈可點,并不是空談白話。
第二個名字是張秉,文章內容同樣不錯,第三位是陳若拙,接下來也就沒什么區別了。
“嗯?”
郭浩正翻看著試卷,忽然看到一個名字,寇準!
看到這個名字,郭浩仔細想了想,他好像在哪聽過,下一個名字叫王旦,他覺得也有些熟悉。
看完試卷后,郭浩要召見考生,親自點出前三名,也就是狀元、榜眼和探花。
第二天一大早,保和殿站著諸多士子,等待郭浩的到來,大概過去了半個小時,郭浩才出現。
和郭浩一起來的,還有這次的考官,郭浩落座之后,看了看下面的士子。
“誰是蘇易簡?”
郭浩突然開口,蘇易簡聞言上前,躬身施禮道“學生蘇易簡,拜見陛下。”
“抬起頭,走過來讓朕看看!”
蘇易簡不明所以,可郭浩讓他過去,他也不敢拒絕,只能硬著頭皮上前兩步。
隨著他的走動,郭浩又聞到了淡淡的酒氣,再看蘇易簡周身并無不妥之處,應該是昨晚喝的酒。
然而郭浩已經派人調查過了,這個蘇易簡才華不錯,卻酷愛飲酒,這在古代貌似不算什么,但郭浩卻不喜歡嗜酒之人。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發催年老,青陽逼歲除。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關于這首詩,蘇易簡你怎么看?”
郭浩突然念出了這首詩,士子們一時間都沒反應過來,蘇易簡略一思索,臉色大變。
“陛下,學生我……”
郭浩沒有搭理他,反而看向其他士子,開口問道“誰來說說這首詩。”
士子們聽了面面相覷,那考官此時也反應過來,郭浩這首詩絕對意有所指,在其背后有一個典故!
見所有人都不說話,郭浩知道他們不想做這個惡人,詩背后的意思他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