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科大,楊信認識了一群教授和院士,也和這群教授達成了戰略合作,算是給自己的學生找到了一條直接讀研的路子。
要說為什么國科大的教授院士們這么稀罕楊信的學生呢,主要是楊信的學生在國科大表現太好了。
先是劉梓晨和周倩這兩個天才,劉梓晨今年才12歲,就已經讀完了研究生,現在已經跟著劉援朝院士讀博了。
最重要的是,他在劉院士研究的科研項目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他的腦袋瓜太靈活了,總能異想開天的找到很多難題的解決辦法。
周倩也是這樣,周倩雖然比劉梓晨大幾歲,但是她的天賦也是顯而易見的。
不知道有多少教授和院士都很羨慕劉援朝院士和另一位院士能夠收到劉梓晨和周倩這兩個學生呢。
去年,楊信的十幾個學生畢業,也是被國科大的院士們瓜分了一空。
很快這些院士們就發現,楊信培養出來的這些學生在專業領域里面的天賦實在是太好了,好到作為院士的他們都有些嫉妒。
所以這次得知楊信來到國科大后,馬上就有更多院士和教授紛紛來和楊信見面了,他們都想看看能不能和楊信搞好關系,看看能不能把他班上今年畢業學生給安排了。
對此楊信也是能夠理解的,他的學生都是九十多分的超級天才,加上楊信給他們選對了專業,所以他們在研究生階段自然就能展現出來非同一般的天賦了。
很多天才之所以默默無聞,都是因為他們沒有走上自己的天賦之路。
而楊信的學生就不一樣,他們是真正的千里馬,楊信也是真正的伯樂,他已經為他們找到了自己的天賦方向。
所以他的學生在讀研后,才能展現出非同一般的專業領域的天賦。
對于國科大的教授們想要瓜分他的學生,他這是樂見其成的,他也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夠有一個好的前途。
在首都停留了幾天,看望了自己的學生學生后,楊信才回到了魔都。
今年,他在魔都和何青青的家人一起過了一個年。
年后,楊信就一個人回到了達州城,把何青青留在了魔都。
因為市府的人告訴他,已經為他準備好了臨時的教學場地,他需要提前去看看。
“歡迎楊老師回鄉!”
楊信回到達城后,市府領導為楊信舉辦了一次熱烈的歡迎儀式。
“楊老師,這里就是我們暫時為您準備的地方,這是第十三中學的教學樓,你們先暫時在這邊教學,
至于答應為您建的新學校,省里已經撥款了,目前正在加緊修建中,相信要不了幾個月就能完工第一期工程,今年九月份開學之前應該就能搬過去了。”市府領導一邊走一邊朝楊信介紹。
“市府領導們辛苦了。”楊信連忙感謝。
“楊老師,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十三中的沈中昌校長,以后你們可以多多交流合作。”
“沈校長你好,我是楊信!以后還望多多照顧了。”楊信朝沈校長說道。
沈校長是一個五十多歲的中老年,帶著一副眼鏡,看起來很斯文。
“楊老師見外了,以后還要多向楊老師請教教學經驗呢。”沈校長也是熱情的和楊信說話。
在市府領導和學校校長的陪同下,楊信在十三中參觀了一圈。
“楊老師,這棟教學樓,樓梯這邊上下五層十幾間教室都規劃給你使用了,楊老師你都可以隨意安排學生。”
沈校長朝楊信說道:“還有這棟離教學樓很近的宿舍,也留給楊信你的學生住宿。”
“謝謝了!”楊信滿意的點頭感謝。
在看了學校后,楊信就開車回到楊媽媽家里。
“怎么樣?學校看好了嗎?”楊媽媽朝楊信詢問。
“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