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的地理大發(fā)現(xiàn)時代要開始了么?
答案是:早就結(jié)束了。
這是任弘完成君命后,返回合浦郡來到南海之濱的感觸。
應(yīng)他的要求,當?shù)靥剡€真找到幾個當年隨漢武帝“黃門譯者”出海的越人水手。其中一個漢話說得比較溜的老人名為”葉子世“,此人年已六旬,身材矮小皮膚黝黑,自言祖先乃是秦時南征軍一員,跟著趙佗留在當?shù)貫楣佟?
葉子世朝任弘作揖:“敢告于大司馬,吾等當年便是從這徐聞港啟程?!?
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派遣伏波將軍路博德和樓船將軍楊仆平定南越國,設(shè)為九郡,到了次年,便控制了南越所有地域,抵達大陸最南端的“徐聞”,也就是任弘他們所在的地方,地處雷州半島,岸邊到處是紅樹林和棕櫚樹,潔白的沙灘環(huán)繞下,是一個繁忙的海港。
若是天氣晴朗,站在海邊放目南眺,還能瞧見隱隱約約的海岸線,那就是海南島。元封元年前110年,武帝派兵從徐聞渡海過去,設(shè)了儋耳、珠崖郡。
對世界充滿探索欲望的漢武帝沒有滿足于海南島,而是繼續(xù)派遣黃門使者,乘船順著交趾、九真、日南的海岸線向南走,抱著尋仙的目的,開啟了海上絲綢之路。
作為那段歷史的親歷者,葉子世依然記得走過的每一站:“徐聞向南航行,一路不離海岸,其民俗略與珠崖相類,裸體足紋身,通越語,轉(zhuǎn)而向西時語言才不能通,然亦海濱叢林中亦有酋落小邦,狩獵種稻,可用銅、陶等物交換食物與玳瑁象牙等物。”
那大概是東南亞柬埔寨馬來亞一帶,此時的東南亞幾乎是一片空白,中華和印度的文明尚未觸及這片炎熱的土地,它尚是等待開辟的新大陸。
但漢朝連海南島都有些控制不過來,島上越人叛服不定,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夏廢儋耳郡,并入珠崖,若按照原來的歷史走,再過十幾年,珠崖也要放棄。
九真日南亦只在郡府縣城駐漢吏,地方仍要依靠交趾、林邑人的酋長代理,帝國連這幾處都沒鞏固,只是半推半就收攬了南越國的遺產(chǎn),對更加蠻荒炎熱的東南亞腹地簡直是毫無興趣。
但這并不妨礙探索,葉子世繼續(xù)說起他們那次遠航的經(jīng)歷:“總之,從徐聞南行可五月,天氣越來越熱。有一天風忽然停了,海中水流也變得平和,在一處岔道,海岸向西,然吾等遙遙望見南方有海岸,便試著航行,結(jié)果不知為何,太陽忽然跑帶了北邊……”
這恐怕是過赤道了,這顯然將習慣了太陽偏南的北半球人嚇了一大跳,船隊不敢再往南,遂轉(zhuǎn)而向西北行,通過狹窄的海道后,抵達了都元國。
葉子世說,那都元國山高曠,田中下,民食足,春多雨,氣候炎熱,風俗尚怪,男女裸身椎髻,刻木為神,殺人血和稻米酒祭之。
任弘猜測,那都元國估計是馬六甲或蘇門答臘的小邦。
接下來仍是沿著海岸線走:“又船行可四月,有邑盧沒國,又船行可二十余日,有諶離國,步行可十余日,有夫甘都盧國?!?
估摸是泰國、緬甸一帶,再往西就進入了次大陸了,大漢的黃門譯者抵達了“黃支國”,這是一個大國,土地廣大,戶口眾多,出產(chǎn)明珠、壁流離、奇石異物、青野象、大犀牛等,氣候暑熱,風俗躁暴。
這所謂“黃支”,也許就是東印度的古國羯陵伽,當然也可能不是,任弘說不準,也記不得這時代印度有些啥國。
黃門譯者在當?shù)亓袅撕荛L時間,又派遣一條船繼續(xù)向南,走到了“已程不國”,據(jù)葉子世說那是一個大島,和瓊崖差不多,或許便是次大陸最南端的斯里蘭卡。
那便是太初年間,漢使抵達最遠的地方了,這之后帝國中衰,加上常有逢風波溺死者,海上探索遂罷。
任弘的弟子劉更生已經(jīng)十七歲了,此番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