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向大將軍及諸卿稟報說蒼龍闕外百姓已散去,而太學生也被其師長勸走,只剩下數十名賢良文學以聚眾鬧事的罪名逮了起來。
“這就解決了?”
任弘是感到詫異的,算算時間,不到一刻,杜延年真是神速,高明,真是高明。有這樣的能力卓越的手下,難怪霍氏能牢牢把持朝政,將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條。
不過任弘以為,此事能迅速平息,還是因為霍光足夠鎮定,在第一時間派出了最合適的人選,又如磐石般壓著諸卿,避免了他們慌亂里出昏招。
而遇上這種太學弟子鬧事,最愚蠢的做法就是親自下場與之辯駁。
雖說真理越辯越明。
但和儒生辯論,你只會越辯越暈。想在一件事上說服別人,是這世界上最難的事,一個人數十年經歷形成的三觀,哪是幾句話就能改變的,即便是征辟賢良文學的杜延年也不行。
而接下來就更有意思了。
霍光先讓負責管賢良文學和太學的太常蘇昌,當場被勒令引咎辭職,當場就讓這位九卿卸下朝服衣冠和綬帶印章,引咎辭職!
接著,大將軍掃視群臣“諸位以為,這些賢良文學,應當如何處置?大鴻臚,你先說。”
魯學大家,清流領袖,身為帝師的韋賢汗津津的,他很清楚此事的緣起,大將軍也猜到了,這是將事情怪到自己頭上了啊!
他拜在地上,旁邊就是蘇昌留下的朝服衣冠,半響說不出話來。
霍光的目光越過他,看向其他人。
范明友惡狠狠地說道“諸生聚眾于蒼龍闕前,有謀逆之狀,應該嚴懲!”
“下吏以為不妥。”
杜延年搖搖頭,站出來反對,這幾十顆人頭斬下去,將引發輿情的軒然大波,對大將軍執政不利。
田廣明等人的看法,是下關起來慢慢審訊,但田延年卻反對,這樣會不會傳出去后,引發郡國儒生效仿先前為魏相鳴冤的河南戍卒,串聯起來,奔走為其發聲?而這數十人罪不至死,放回去后,也就變成了儒林的英雄,真是太便宜他們了,這群儒生,騙廷杖抬高自己地位可是一絕。
倒是看似與此事無關的任弘站出來道
“下吏倒是有個辦法,既不引發輿情震動,又可叫諸生不能串聯州郡,更能物盡其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