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又在溪口鎮上住了一晚。
第二天晨起后,先退了房,這才駕車去往雪竇山。
兩人上山后游玩的第一站是雪竇寺。
雪竇寺本就是江南名寺,再因為曾囚禁那位著名的歷史人物,其名更盛。
只不過,現在看到的雪竇寺卻是八十年代所建。
原來的雪竇寺毀于六七十年代那場運動,寺內除了幾株古樹,其他都沒太多歷史滄桑感。
兩人只在里面稍稍逗留,就前往下一個景區。
雪竇寺大門前不遠處便是千丈巖妙高臺景區。
前往千丈巖雖然只有區區小段路,但步步是景。
千丈巖瀑布以雄奇壯觀而名聞江南,北宋真宗曾賜名“東浙瀑布”。
水源來自雪竇寺東西兩邊山谷中,兩條澗水在雪竇寺前面伏龍橋下相匯合,流到錦鏡池,穿過關山橋,沖出崖口,至潭底,落差近兩百米。
水流沖下崖口后,凌空怒瀉,至半壁與一突出巨石相撞,灑若飛雪,把瀑布分成上下兩折。
上層如五龍騰空,下層如珠簾垂地,經日光照耀,現出七色長虹,讓觀者驚絕。
觀千丈巖瀑布,有兩個角度:一為崖口對面,古人筑“飛雪亭”讓人坐觀。
二為瀑布谷底,古人建“仰止橋”、“午雷亭”供人仰視。
當年,老蔣回溪口,到妙高臺小住時,經千丈巖,一定下轎觀景。
電影《大決戰》和《開國大典》中,都有老蔣在千丈巖瀑布下賞玩的鏡頭。
“溪口和雪竇山,還真是人間勝境啊!”在千丈巖瀑布邊拍了不少照片后,呂若容忍不住感慨,“風水寶地才能出名人!”
“那你們老家在哪兒?”陳子寒笑著問道:“你爺爺及你曾祖父,都是偉人哪!”
“他們雖然成就不凡,但與真正的偉人相比,還是差的遠了!”呂若容搖頭,“我們呂家祖籍其實是江東,只不過曾祖父的時候,就已經客居中原之地。廣陵、江都,曾是我們祖籍地的舊稱。煙花三月下揚州,我們若是有空,也可以在三月春盛的時候,去走走逛逛。”
“當然可以!”陳子寒笑道:“只要你想去,我都會陪你去?!?
“記住你自己的話喲!”呂若容說著,又挽住了陳子寒的手臂。
兩人準備去往妙高臺。
妙高臺離干丈巖約五百米。
此地有峰突起,截出萬山之表,被喻“妙高臺”,又名“妙高峰”。
峰頂有坪如臺,前面是懸崖峭壁,三面凌空,下臨深淵。
登雪竇絕頂俯視,只見平臺不見峰。從山下仰望,只見山峰不見臺。
今日陽光明媚,憑欄四眺,煙靄初開,近巒遠崗,儀態萬千,臺下亭下湖嵌鑲群峰間,波光嵐影。
妙高臺別墅為中式建筑,中間是三開間兩層樓,前有天井,黑漆大門,進門兩邊各有一問平房,上是陽臺,有水泥走廊相連,后有三間平屋,有圍墻連成一個整體。樓前有老蔣介石手跡“妙高臺”的門額,懸于樓前的牌匾應該還是老蔣的真跡。
站在妙高臺前看風景的時候,呂若容兩手挽著陳子寒的手臂,輕輕問道:“這地方,是不是雪竇山景色最佳的地方?”
“雪竇山上勝景不少,千丈巖、妙高臺、三隱潭、徐鳧巖都很不錯,哪個地方景色最佳,每個人都有不同評判!”陳子寒笑呵呵地說道:“不過我也和你一樣,覺得還是妙高臺此處風景最佳。要是晨起的時候,能站在妙高臺前看山間霧起,看亭下湖的煙波迷離,一天心情都會很好!”
“可惜,我們沒機會住這里!”
“其實我們可以在這里露營,可惜這次沒帶野營用具?!?
呂若容笑了笑,再輕輕地搖了搖頭:“留點念想更好,反正已經有照片留下,以后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