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給了太子半個月時間去查證,其實若是太子想,立即便能拿出林家的罪證,當初就是他派人阻攔了刑部繼續(xù)查下去。
當初他讓人做的時候,刑部查證的證據(jù)太子留下來了。
看著桌案上的卷宗,太子忍不住開始發(fā)愁,他現(xiàn)在該怎么辦?
這種時候他不禁想起了索額圖,要是索額圖在,他也能有個商量的人。
太子真覺得進退兩難,而就在這個時候,有人過來稟報“太子爺,林庶福晉求見。”
太子聞言心頭忍不住來氣,這事要不是林家做的太過了,他至于被弄到如此地步。
因為心中不悅,太子語氣頗為不愉道“不見。”
說完后太子這才想起來她還懷著孩子,又補充了句“她身子重,讓她回去好好養(yǎng)著,等她坐穩(wěn)了胎孤再去看她。”
雖然生氣,太子好歹知道不能對孕婦發(fā)脾氣。
“是。”
林氏在門外聽了太監(jiān)的傳話,雖然有些失落太子不見她,但同時也為太子的關懷覺得熨帖。
于是林氏便回去了。
又過了幾日,太子終于“查”清楚了,林家包庇林三爺殺人仗勢欺人證據(jù)確鑿。
康熙看著太子呈上來的證據(jù),心里想著一開始就不摻和這事不挺好嘛。
康熙看著那些證據(jù),到底還想著他后院有個懷孕的侍妾,便決定從輕發(fā)落。
“林家作惡多端,既然已經證據(jù)確鑿,林家人凡事在朝為官者一律罷免不用,林家往后三代子孫不得入朝為官,參與此事的人擇日問斬,其家中女眷發(fā)配邊疆……”
康熙自認為已經從輕發(fā)落了,可是太子不覺得啊!這么一發(fā)落,林家既然留后也徹底完了。
太子心中不滿,可是再如何不滿,那也只能存在心中,面對康熙,他就得面對現(xiàn)實。
他現(xiàn)在算是明白了,太子看著是尊貴無比,可是太子終歸只是儲君,還不是君。
太子低下頭,掩住眼中的不滿,語氣甚是恭敬道“皇阿瑪判的是,此事兒臣糊涂,兒臣定當引以為戒,不會再有下次了,還望皇阿瑪能夠原諒兒臣這次。”
康熙見他這般態(tài)度,不免想到太子小時候。
太子小的時候也會犯錯,那時候他細心教導,太子知錯便改,這讓康熙又看到了小時候那個太子。
這一懷念,自然就生不起什么氣來了。
“此事便作罷,你是太子,是儲君,為君者要心懷天下,林家做的事任何人都包庇得,你不能包庇,朕明白你的想法,后院的女人孩子重要,寵著便好,但是孰輕孰重你要分得清,這天下將來便是你的,你要明白啊!”
太子聞言心里便清楚,他皇阿瑪怕是會覺得他耽誤美色了。
“兒臣明白,兒臣多謝皇阿瑪教導,兒臣定當引以為戒,以后行事定會思慮周全,不會再行這般莽撞之事。”
康熙見他認錯態(tài)度良好,點頭道“你明白便好,明日再過來看湊折吧!”
太子松了口氣,有了這句話他徹底放心下來了,看來是真的不再追究此事了。
“是,兒臣明日過來。”
康熙又說道了幾句便把太子給打發(fā)了。
太子回到乾清宮,忍不住開始悔恨起來了,林家這事他做的確實莽撞了。
為了一個小小的林家確實不值當他冒那么大的險。
悔恨的同時太子也在記恨胤禛,太子始終覺得這事康熙會知道跟胤禛脫不了干系,但是他沒有證據(jù)。
這事他本就不占理,所以只能在心中默默憤恨。
林家罪證被太子呈上去第二天消息就傳出去了,胤禛聽到消息后立馬派人去了田文鏡兄妹的住處告訴了兩人這個消息。
胤禛報信的人走了后,兄妹兩人眼神中有了大仇得報的快意,同時也想到被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