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冷的地方沒有一絲的熱。
沒有太陽與地球的分別,也沒有土星與木星之分。
這時的宇宙單一,純凈,熵(混亂度)為零。
隨著時間的發展,宇宙開始形成,物質開始分化。
天體開始形成,積攢夠足夠質量開始核聚變的恒星開始向外輻射熱量。
寒冷的虛空中開始有了溫度,不該擁有活動的地球上也有了生命。
把地球當作孤立系統的話,從太陽幅射過來的熱量抵消了地球本身向外散發的熵增。
所以地球會有溫度。
但太陽終有一天會熄滅,終有一天會向周圍釋放干凈所有的熱。
宇宙也是如此。
收集在盒子中的沙礫揮灑在了整個房間中,混亂度達到了巔峰。
除非還有什么系統能夠從宇宙之外加熱宇宙,好像太陽加熱地球一般。
置身于時間之外,高維中的克蘇魯似乎又成為了完美的“全能”候選者。
但能夠加熱宇宙的系統也必定會面臨熵增。
克蘇魯也僅是相對于人類與這個宇宙而言永恒。
除去能夠無中生有的“永動機”,否則沒有任何存在能夠逃過熵增的終極命運。
麥克斯韋妖(axell'snn)就是由偉大物理學家、電動力學的創始人詹姆斯·麥克斯韋嘗試提出的逆反熱力學第二定律的設想。
他假設有一個智慧的惡魔能夠觀測到分子運動的快慢,然后操縱著一個理想狀態下不會消耗能量也不會釋放能量的閥門。
惡魔會將運動快的分子放在閥門的一側,運動慢的分子放在閥門的另一側。
運動快的分子的溫度更高,而運動慢的分子相比而言則溫度略低。
分子本身的運動不需要外力,但在均勻的分布在宇宙大環境下最終將不存在溫差,即便有分子運動的溫度也只能讓全宇宙變為零下2731499度。
僅僅是讓宇宙沒有到達最極端的零下27315攝氏度的絕對零度而已。
死寂卻還是同樣的死寂。
但麥克斯韋妖卻可以制造溫差,有了溫差就可以對外做功。
哪怕耗費數十億萬兆年,但麥克斯韋妖的確可以將宇宙還原至大爆炸發生之前的狀態。
屆時,要有光。
于是就有了光。
圣經中“全能”的上帝創世時的第一句話就是麥克斯韋妖要做的事。
要是那樣就好了,熱力學第二定律被稱作科學最大的敵人就是因為其預示的死寂結局。
現在有了能夠打敗熱力學第二定律這個臭名昭著的壞家伙的麥克斯韋妖,簡直太好不過了。
可麥克斯韋妖不存在。
永動機也不存在。
麥克斯韋在假設最初就忽略了至關重要的根本——————
惡魔辨別分子時也需要做功,也有著熵增。
因此“全能”也不存在。
既然不是全知,克蘇魯就無法完全得知阿尼姆斯菲亞的計謀,既然不是全能,克蘇魯也就無法完全脫身。
失去了著力點,克蘇魯那臃腫而肥胖的身軀徹底地進入了撕開地殼的裂縫之中。
與阿尼姆斯菲亞一起,在漩渦中不斷地下沉。
將直至地心深處。
即便是偉大如克蘇魯般的存在,也不由得為阿尼姆斯菲亞的所作所為而感到驚嘆。
并非是他的作為在克蘇魯的眼中有多么不可思議,而是以人類個體的身份能夠做到這一切這點讓它驚訝。
螺湮城中建筑的螺線化為了直線,曲面變作了平面。
拉萊耶中的一切都從星之眷族的認知逐步變向了屬于人類的認知。
阿尼姆斯菲亞覆寫了現實。
作為人類整體或許能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