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還原出當初在法國面對克拉辛時所做的壯舉,但僅僅是操縱周圍的海水微微地推動幾艘列槳艦前進自然是不在話下的。
不過,主要的航行還是要靠底艙中的士兵們奮力劃槳了。
本來做這些活的人都該是奴隸的,不過誰讓阿尼姆斯菲亞將奴隸都解放了呢。
“奧古斯都大人,前方不遠處發現了敵艦的燈火!”
站在桅桿頂端瞭望的士兵向著甲板上的屋大維報告道。
看著眼前也依然不斷從海平面下升起的一只只列槳艦,屋大維點了點頭。
既然他能看到尼祿船上的火光,那么對方也一定看到了自己的這艘龐然大物了。
本來在夜間航行理應全船都熄滅燭火的,但屋大維這艘如同小山一般巨大的旗艦即便是完全熄燈從遠處看也仍然是一大片突兀的黑暗。
更不要說在今天這般皎潔的月光下了。
不過對方也同樣沒有熄滅燈火,想來是要與他進行一次堂堂正正地對決了。
“傳令所有船只!準備搭放烏鴉吊橋并射出‘鉗子’,不要讓一艘敵艦有逃跑的機會!”
烏鴉吊橋的歷史要追溯數百年前羅馬與迦太基的戰爭中,為了在于海軍強大的迦太基人作戰時發揮羅馬陸軍強悍的優點,羅馬人發明了一種能從己方的戰艦上搭在敵方船只上的吊橋。
這樣一來不善水戰的羅馬士兵們就能在兩艘戰船組成的平臺上如履平地了。
吊橋的底部還有類似于鳥嘴一樣的金屬突出,可以在放下的同時牢牢釘在敵方的船只當中,以防對方的船只逃脫。
不過這種利器也有風險,在風大浪高的環境下貿然使用烏鴉吊橋有可能會對兩艘船只都造成不可逆地損害,直接就此沉船也有可能。
不過在風平浪靜的地中海當中,這樣的事件并不多發生,指揮官也只需要斟酌使用的情況就好。
同時屋大維船只上所有類似于車弩一樣的器物都在士兵們的操縱下上緊了弓弦。
這也是屋大維能贏下阿克提姆海戰——————可以被稱作是古典時代地中海區域最為重大的一場海戰的原因。
在阿克提姆海戰中屋大維一舉擊潰了后三巨頭之一的安東尼與埃及艷后克婁巴特拉,逼迫二人一齊在埃及的宮殿中自殺。
自此一統羅馬并正式斷絕了埃及法老的傳承。
而屋大維取得勝利的關鍵就在于他的“鉗子”,在海戰中屋大維通過用弩炮將“鉗子”射擊到對方的船只之上,“鉗子”后則是蒙著鐵皮的繩索與跳板。
當“鉗子”命中敵艦之后對方就再動彈不得,屋大維的軍隊們只需要將對方的船只拉近,并借用跳板跳到對方的船只上再一次發揮自己的陸戰優勢即可。
而對于被命中的敵艦來說,他們既砍不斷蒙鐵的繩索,也夠不到屋大維的跳板,就只能任由對方宰割。
“報告!奧古斯都大人,它們艦隊的兩翼開始往我們艦隊的兩側移動了!”
“哼居然還想包圍我們嗎,看來他們還沒搞清楚自己究竟是獵人還是獵物啊。”
屋大維啞然失笑,接著下令道。
“傳令下去!任憑他們分散兩翼的兵力,等到對方開進到我軍的兩側時直接發射鉗子與吊橋進攻!我們要將敵人的兩翼與中軍一齊擊潰!”
米哈伊爾八世皺著眉頭觀望著下令的屋大維,雖然他挑不出屋大維戰術上的謬誤,但米哈伊爾八世的心中確總是隱隱覺得那里不對。
能夠輕易擊敗愷撒的從者會是這么簡單嗎?
突然,屋大維的旗艦一陣搖晃,像是撞擊在了什么上一樣,但卻沒有那么劇烈。
“這是?”
米哈伊爾八世不禁出聲問道。
屋大維的眉頭也皺了起來,隨后他的旗艦與整只船隊的速度都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