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兵八陣,又名八陣圖。
在三國演義當中的臥龍諸葛孔明所展現的不僅僅是謀略與智策,其中還有著常人遠不能及的別的什么東西。
隆中對,草船借箭,借東風,出師表,諸葛連弩。
諸葛亮所遺留下來的事物與傳說也很多。
但其中最有肅殺之氣的恐怕就是八陣圖了。
以至于后世的那位詩圣杜甫都如此評價道: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在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將為關羽報仇的劉備一路趕至白帝城時,繼續追趕的陸遜就被攔在了諸葛亮入川前就所伏下的“十萬兵”之前。
而被諸葛孔明所自稱為“十萬兵卒”的并非是他物,正是阿尼姆斯菲亞眼前所看到的石兵八陣。
雖然沒有一兵一卒但卻能夠感受到通天的殺氣。
雖然只是幾十堆怪石聳立但登高遠眺時卻能看見八面牌坊一般的門戶——————
那是陸遜所看到的景象。
最初的陸遜認為那僅僅只是諸葛孔明用來迷惑陣中人方向所設的惑人之術,因此并未放在心上。
然而當天色已暗陸遜準備率部走出之時,卻發現根本無路可走。
每走在一道門戶前都會突現飛沙走石,狂風大作。
天色也會在剎那間一片黑暗。
當人再度恢復知覺之后,只會發現自己已經從門戶之前離去。
如果沒有按正確的方式從生門中走出的話,那么被困在八陣圖中的人將永生也無法從陣中走出。
與此同時,還會在陣中不斷而又持續地受到傷害,最終被迫入死亡。
因此,石兵八陣又名無還之陣。
陸遜在進入了八陣圖中之后也因此絕望地哀號著:“吾中諸葛之計也!”
多虧了諸葛孔明的岳父黃承彥并未按照孔明之前的囑托——不要從陣中引出東吳大將。
被帶領著從生門走出的陸遜這才僥幸脫身得以撤軍對抗趁著東吳空虛南下的曹軍。
否則三國最后的結局可能就會歸魏而非晉。
然而那是陸遜所見的八陣圖。
在阿尼姆斯菲亞所見的石兵八陣中,縱使他早已得知只需從生門走出便能破陣,但真正的難題卻在于“生門”究竟位于何處。
而憑依著諸葛孔明的某人似乎并沒有給阿尼姆斯菲亞留下生門。
可謂是有死無生。
呂布的吼叫聲仍然不間斷的回蕩在周圍,但阿尼姆斯菲亞卻根本看不到他的身影。
也無法通過聲音判斷出呂布究竟在何方。
不過目前來說這反而算是件好事。
眼下沒有御主的呂布雖然從立場上來說應當是阿尼姆斯菲亞與尼祿這一方的同伴。
但實際上發狂之后卻和敵人沒什么兩樣。
阿尼姆斯菲亞雖然需要控制住呂布,但是控制呂布的時間點顯然不是現在。
如果在八陣圖當中和呂布發生戰斗的話,難保藏匿在陣中的諸葛孔明是否會坐收漁翁之利。
在完全保證尼祿安全的前提下,阿尼姆斯菲亞有著能和呂布纏斗的自信。
雖然未必能夠完全擊潰擊敗呂布將其送回英靈座上,但只是鎮壓呂布讓他重新平靜下來卻沒什么太大的難度。
可要是加上不知何人憑依著的諸葛孔明的話,結果可就難說了。
阿尼姆斯菲亞還必須保證尼祿的安危。
而諸葛孔明一旦給他加上一些奇怪的削弱術式的話,阿尼姆斯菲亞能否制衡呂布都成問題。
而且,擁有圣杯的“聯合帝國”會只派諸葛孔明一人前來作戰嗎?
答案很顯然是否定的。
現在阿尼姆斯菲亞只希望荊軻能夠盡量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