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儁拱了拱手,繼續說道“其一,白波軍新降,軍心未穩,一場勝仗可以鞏固其軍心,令其徹底為陛下所用。”
“其二,我軍前幾日大敗郭汜的那支騎兵,可以作為此戰勝負的關鍵手。”
“如果能獲勝,必可重塑天子之威嚴,揚我大漢之雄風。”
說罷,所有公卿大臣依舊面面相覷,朱儁說得很有道理。
僅憑白波軍絕對不可能打敗叛軍,但有了那八千關寧鐵騎,依靠騎兵的威力和制造突襲的機會,說不定真能反敗為勝。
但是,失敗的代價,依舊是眾人承受不起的。
“朱將軍不愧是我大漢之棟梁,分析得有道理。”
劉協忍不住大贊,朱儁不愧是帝國最后一位名將,這番分析,當真鞭辟入里。
這場朝會,劉協最在意的就是朱儁的看法,現在他很滿意,當即下詔。
“加封朱儁為大司馬,率軍攻伐叛賊!”
“臣領命!”
朱儁堅毅地說道,這位帝國的宿將,臉上重新泛起昔日的殺伐與果決。
關于出兵的事,依舊有公卿大臣反對,但畢竟劉協才是天子。
再加上朱儁、楊彪、士孫瑞等大臣的支持、游說,于是朝廷上下一心,準備對叛軍展開進攻。
……
次日上午,西涼叛軍大營。
“郭汜那個混球說什么?天子手下有騎兵?”
李傕坐在虎皮椅上,瞪大眼睛看著郭汜的使者。
前幾天,郭汜兵敗傷亡兩萬人之后,便帶著敗軍回長安去了。
使者已經將事情悉數告知了李傕,但他顯然不信。
“我們占據長安這么久,從來沒聽過騎兵的事。”
“將軍,這一定是郭汜戰敗的托詞。”
“請下令出兵吧!”
李傕帳下,以他外甥胡封為首的將領進言道。
“賈詡呢?”
李傕有些拿不定主意,而是朝帳中眾人看去,發現賈詡缺席。
“文和先生身體不適,沒有出席。”
說話的人是張濟的侄兒張繡。
“這個時候身體不適?”
李傕面露寒色,叫道“來人,去把賈詡找過來。”
“我說了,文和先生身體不適,誰都不能去打擾他!”
張繡大叫一聲,橫槍而立,直接跟李傕的人對上。
他叔父張繡在一旁一言不發,顯然是支持張繡的舉動。
昔日起兵攻伐長安后,張濟實力雖然不如李傕、郭汜,但也是一方軍閥。
“行!”
李傕無奈,只能把氣往肚子里咽,一方面他忌憚張濟的實力,以及張繡“北地槍王”的威名。
另一方面,郭汜敗走,現在能團結的人只有張濟,搶回天子最為重要,萬不能再生內隙。
“報!”
忽然,一名斥候沖進營帳,急忙叫道“營外突然出現大批軍隊,正朝我軍攻來。”
“哪里來的軍隊?”
李傕、張濟等人俱是一驚。
天子手中,只有楊奉、董承的私兵,上次差不多被郭汜殺了個干凈。
難道是諸侯勤王的軍隊?
李傕管不得那么多,叫道“立刻迎戰,不管對方來多少,我都要將他們殺個干凈。”
“是。”
李傕帳下,胡封等諸將立馬走出營帳。
“我也去。”
張濟起身,親自帶著張繡等人出戰。
李傕對此有些疑惑,但并沒有在意,他不知為何,感到有些心神不安。
對左右說道“讓飛熊軍也準備迎戰。”
“是!”
手下領命。
飛熊軍,乃是昔日董卓手下,最為精銳的軍隊,分為左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