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棗祇不過無名之輩,何必如此看重?”
見到劉協激動,文臣大臣們好奇的問道。
“無名之輩?”
劉協微揚嘴角,現在的棗祇確實是無名之輩,即便是在曹操帳下,他也排不上名號。
但從后世穿越過來的劉協,卻知曉此人的厲害之處。
放眼整個三國時期,在屯田上建立奇功的只有兩人,一是棗祇,二是鄧艾。
此時鄧艾還未出生,棗祇還未嶄露頭角。
現在棗祇這位屯田大將前來求見,劉協如何不激動!
不多時,在侍衛的引領下,棗祇來到了議事大廳。
“參見陛下。”
棗祇下拜,他是相貌很平凡的中年男子,身著甲胄,卻難掩身上的泥土青草味。
棗祇現任曹操帳下屯田都尉,但曹操屯田之業,全由韓浩負責,棗祇實際連副手都算不上。
“棗都尉,你來見朕有何事?”
劉協直接開門見山的問道。
“聽聞陛下準備施行屯田,臣特來效力。”
棗祇也很直接。
劉協喜歡。
“棗祇,屯田何等大事,諸位公卿大臣都無計策,你一個小小的都尉,能作甚?”
董承狗眼看人低,直接開懟。
“陛下請過目。”
棗祇默默地從懷里掏出一封竹簡,上有“荀彧”兩個大字。
“荀令君的信?”
“棗祇是荀令君推薦的人?”
眾人相互對視幾眼,雖說荀彧是曹操的人,但他一心向漢,這一點即便是身為國舅的董承,都沒法比。
“既然是荀令君推薦的人,那這信不看也罷。”
劉協將竹簡放至一旁,說道“棗都尉,朕的屯田大業全權讓你負責,八萬流民、兩萬預備兵、三萬白波軍皆由你指揮。”
“另外,朕讓大司馬朱儁輔助你。”
“臣遵旨。”
朱儁沒有異議,他相信天子和荀彧的眼光。
“陛下,他只是一個小小的都尉!”
董承詫異地說道。
“你給朕閉嘴。”
劉協一個冷眼望過去,董承嚇得直哆嗦。
“臣定不負陛下隆恩!”
棗祇深感知遇,又給劉協磕了三個響頭。
“看來陛下,比我想的還要可靠一些呢。”
一直沒有說話的賈詡,突然笑了起來。
他沒有選擇曹操,而是選擇了年僅十五歲的皇帝。
之前,他還認為是在豪賭,但現在看來,皇帝確實有中興漢室的希望!
接下來的十幾天,劉協把雜交水稻和金坷垃發放出去,在棗祇的指揮下,十幾萬軍民,在許都郊外選擇了幾塊荒地,開展了浩浩蕩蕩的屯田行動。
“主公,大事不好了。”
許都丞相府,韓浩一身濃妝,直接跑了沖了進來。
“韓將軍,你這是怎么了?”
曹操等人好奇地問道,韓浩一向穩重,去年濮陽之戰,夏侯惇被山賊綁架,還是韓浩不動聲色,唬得山賊放人。
現在這副冒失的樣子,完全不像他。
“陛下屯、屯田……”
韓浩急忙說道。
“韓將軍,陛下那邊縱然有十幾萬軍民,但屯兵有多難,你應該懂得吧。”
程昱氣定神閑的說道。
“是棗祇,他投靠了陛下。”
“現在陛下的屯田,全由棗祇負責。”
韓浩一口氣說完,連同曹操在內的所有人,全都大驚失色。
這才明白了韓浩驚慌失措的原因。
棗祇原本是曹操的御林軍指揮官,因為跟韓浩一起建議屯田之策,才被曹操任命為屯田都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