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室,而非兒女私情。
“行,不說這些了。”
宮殿走廊的無人處,劉協問道:“壽春那邊如何了?”
“袁術已經決定在來年正月稱帝,定都壽春,陛下可早作安排。”
貂蟬說道。
“只要他敢稱帝,朕必大軍討伐于他,只是,不知是否還有諸侯,愿意與朕同行。”
劉協忍不住好奇起來,在歷史上,袁術稱帝被討伐,除了其妄尊帝號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當時掌控天子的曹操,并非最大的諸侯,而他挾天子以令諸侯,就不得不去討伐。
最大的諸侯袁紹,自然不愿同室內伐,所以也只是譴責。
其余諸侯,例如呂布、劉備、孫策之流,此時,曹操在長安整兵,皇帝才是最大的威脅,他當然不愿出兵討伐袁術。
呂布還在督造洛陽城,至于劉備則很難說,他之前的目的是躋身朝堂。
但這段時間,他利用皇叔的身份,不斷籠絡人才,即便是尚書令士孫瑞,也多有稱贊。
劉備自然會出兵討伐袁術,只是,他也會趁機撈好處。
唯一能響應出兵的,或許只有孫策了。
“對了陛下,我這里還有一件事。”
貂蟬又道:“我在壽春時,與諸葛玄大人觀察過一個叫周瑜的男子,此人是孫策的義弟。”
“袁術稱帝,周瑜功不可沒,如今孫策跨江攻打江東諸郡,我與諸葛玄大人討論過,劉繇、王朗、嚴白虎之流,絕不是孫策的對手。”
“如果孫策坐擁江東諸郡,陛下認為,孫策是忠是逆?”
先前,諸侯討董之時,孫堅是最賣力的一人,也是他率先攻入洛陽,發現了玉璽。
世人皆以為孫堅是忠臣,但實際上,他有自己的打算。
他攻打董卓,除了與董卓有仇之外,還想趁機博得美名,用戰功籠絡更多的人心。
孫堅被袁術掣肘,他雖表面上為袁術賣力,但實際上,是想自立。
這次孫策跨江攻打江東,名義上是為袁術攻打江東,實際上,他一路招兵買馬,不斷有名士、名將投靠于他。
軍隊,也從最開始的三千人,發展到了數萬人之眾。
“如果朕的實力能壓過孫策,那他就是忠臣。”
“如果壓不過,那便是逆賊。”
劉協得出了結論。
眼下,孫策并非最大的敵人,如果袁術稱帝,那么孫策還是盟友。
他想自立,還有至關重要的一點,便是與袁術,徹底劃清界限。
“只是,袁術坐擁淮南,擁兵數十萬中,要想討伐,還缺了點力量。”
劉協自然不愿消耗自己太多的軍隊,孫策、劉備等人,又不那么靠得住。
曹操肯定不會參與此事。
如果還有別的盟友,就再好也不過了。
“陛下,如今能有實力與二袁相爭的軍閥,除了曹操之外,還有一人。”
貂蟬說道。
“你指的是,荊州牧劉表?”
劉協的眼中,瞬間來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