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加呢。”
“呂姐姐,這小孩什么來頭啊,宮中除了陛下和禁軍之外,怎么會有別的男人?”
馬云祿忍不住好奇起來,諸葛亮的年紀有十三四歲,雖未成年,但已經是半個大人了。
“我聽陛下說過,日后要封他做丞相,所以才留在宮中教養。”
呂玲綺望著從樹上梭下來的諸葛亮,實在沒法把他和一國宰輔聯系起來。
“陛下來了!”
不知誰叫了一聲,太監們連忙規規矩矩的站在一旁。
“掏鳥窩?”
劉協帶著賈詡和荀彧走來,劉協嘴角一笑,自己這是看了個現場直播么?
賈詡和荀彧的臉色都些不好看,宮廷之中,諸葛亮的行為,實在有些失禮。
“啊,陛下!”
諸葛亮吃了一驚,手下意識地松開,一個不小心,從十米高的樹上,摔了下來。
劉協眼疾手快,沖上去,把他接住。
“孔明,你今天的課都學完了嗎?”
荀彧是個守節之人,眼里容不得沙子,連忙發問。
“學完了。”
諸葛亮朝劉協拱手道謝之后,連忙回答。
“儒學之中,詩、書、禮、樂、射、御,乃君子六藝,正好我考考你。”
荀彧來了興趣,他也很想知道,陛下親眼看中的人才,究竟有何等不凡。
“這些東西,我以前學過,現在沒學了。”
諸葛亮搖了搖頭。
“那你學的什么?”
荀彧好奇,任何儒家子弟,都應該學這六藝才對。
“學的是開周朝八百年江山,呂尚先生的《六韜》。”
“還有商鞅變法的《商君書》。”
“以及孫武子的三十六卷兵書等等。”
諸葛亮答道。
“什么?”
荀彧大吃一驚,這些東西,其實都是課外讀物,為官所學的東西。
他這個年紀的孩子,竟然學這些?
“文若,孔明是個好苗子,如果讓他成為治學的大儒,完全辜負了他的天賦。”
“朕準備日后以國事相托,故而他走的道路,與一般的儒學子弟不同。”
劉協淡淡地說道,整個古代王朝,都是以儒學治天下,雖說儒學自從為君主服務后,變成了外儒內法。
可儒學經著作,依舊是所有人,必修的課程。
其他的學問,統統屬于雜學。
但是,儒學學得再多,終究只能賣弄學問而已,劉協給諸葛亮規劃的路,是學習經國之略。
兵家、法家、陰陽家等等,這些學派的東西,才是諸葛亮主要學習的課程。
“既是陛下已有安排,那臣便不作多問。”
荀彧微微頷首,天下子弟雖然都學儒學,但儒學的作用,在于教化天下,以及統御萬民。
但真正能增長才能的,卻是他現在所學的東西。
荀彧還是很好奇,為何陛下會如此看重培養一個小孩子。
“陛下,你讓我學的課程,我都學得很好,太學老師出的題,都難不住我。”
剛掏了鳥窩,為了扭轉自己的形象,諸葛亮連忙說道。
“如此說來,太學的老師,已經教不了你了?”
劉協笑呵呵地問道。
“這……”
諸葛亮繞了繞頭,他想說“是”,但感覺這樣太驕傲了,有些不太好。
這時,劉協又道“好了,收拾一下,跟我去荊州吧。”
“去荊州做甚?”
諸葛亮好奇地問道。
“去荊州,找一位能教得了你的老師。”
劉協微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