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正午已過,朕已派人去見蔡夫人,將叔父準備立劉琦為嫡子之事,告訴于她。”
望著依舊沉默的劉表,劉協微笑著說道。
話雖柔軟,可里面的鋒芒,讓劉表渾身一怔,立馬從椅子上坐了起來,問道“陛下,你此言何意?”
“朕說過了,既然叔父做不了選擇,那朕只能親自為叔父做選擇。”
“自周朝以來,一直都是嫡長子制度,朕承諾讓叔父永荊襄之主, 絕不會食言。”
“可叔父,也答應過替朕剪除世家,那么就必須立劉琦為嫡子。”
劉協一字一句的說道。
劉表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焦急的心,想立刻回去主持大局。
倘若陛下的人,真的將立嫡之事告知了蔡夫人,其結果可想而知,如果蔡氏聯合別的世家一起反彈,絕對會掀起驚濤駭浪。
此時的劉表,完全如坐針氈,也顧不得什么君臣之禮,拔腿就往外跑。
“叔父且慢。”
劉協身形矯捷,擋在了門口,一把抓住劉表的手腕,笑著說道“叔父,如今漢室無人,你可是大大的忠臣,咱們還是得再敘敘舊。”
“陛下……”
劉表現在想哭的心都有了,他并非不贊同立劉琦為嫡子,事實上,劉琦恭孝仁厚,他也非常喜愛。
可立嫡之事,以及剪除世家,都得從長計議,如今陛下行事,來得太急太沖,兩件大事想要一并解決,這心太大,讓劉表完全接受不了。
“叔父不要擔憂,朕來荊州之前,就已經將所有的事情,謀劃好了,叔父只需要按照朕說的去做,就一定萬無一失。”
劉協安慰道。
不管曹操是否會在荊州動什么手腳,只要能拉攏劉表,暫時通過他來控制荊州,那么曹操的生存與擴張的地盤,就會降低。
將這些坐大的世家們一并鏟除,也是劉協不得不做的事情。
至于承諾給劉表的事,劉協當然可以做到,反正他們父子都是短命鬼,怕什么?
到最后,荊州這塊位于天下通衢之地,終將會落在自己手里。
“唉,那就依陛下所言吧。”
劉表長嘆了一口氣,此時他不同意,也沒有別的辦法。
皇帝是不可能讓自己現在離開的,而如果真的違抗了陛下的旨意,那么這漢室的忠臣,還能繼續當下去嗎?
同意劉協的做法,劉表其實也是無奈之舉。
他心中其實也還有一絲僥幸心理,或許通過立劉琦為嫡子,引起蔡家的反彈,真的可以將他們一并剪除!
正午,冬日的陽光格外地溫暖。
劉表的府內,蔡夫人抱著自己才幾歲的兒子劉琮,正在用膳。
荊州多年未被戰火的牽連,民生特別地好,蔡夫人一頓飯,廚房為她做了十幾道菜。
但每道菜,她只是嘗了一點。
今天,蔡夫人的胃口尤其不好,一個多時辰前,她安排在丈夫劉表身邊的侍女來報,劉表帶著幾個隨從,去了襄陽學府。
如果是平時,蔡夫人并不在意這種小事,反正劉表去了也只是去司馬徽等人討論學術而已。
可今天卻不同,因為還有一個人,帶著個小孩去了襄陽學府。
女人的直覺告訴蔡夫人,劉表是去見那個人的。
想到這里,蔡夫人的心情非常不好,蔡夫人和蔡家,在荊州能有如今的局面,是好不容易得來的。
只要她兒子劉琮一旦接手荊州,那整個荊州,都是蔡家的天下。
但如果出了什么意外,那荊州豈不是便宜劉琦那個小子?
劉琦如今已十六歲,又是長子,按照禮法,劉表應該傳位給他,這也是蔡夫人,最擔憂的事情。
甚至這段時間有些疑神疑鬼,認為什么事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