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看著這地上筐里的新鮮竹筍,無不驚訝,這個大冷天的,她們沒想到真的會有村民來送竹筍,還是這個季節的。
“我去拿稱哈!”
老大家的比較上道兒,直接奔向雜物間去取來了稱。
在全部人的緊緊盯著在,秤砣穩穩的停在了十二斤的位置。
“這十二斤一斤三文”
就在他人都在算的時候,小娃娃蹦出了;
“三十六的銅板!”
“去去去你怎么就知道是三十六啊!”
唐三不耐的推了一下自己的閨女,正在掰著手指算的時候,誰料大哥一腳踹在自己屁股上,一個踉蹌差點沒有穩住。
“大哥”
不解的看著自己的大哥為何好端端的踹自己干嘛?
正要詢問間,就聽見對方嫌丟人般的嘖嘖一聲;
“連個小娃娃都不如,湯圓兒早就算出來,你還在那里掰著手指琢磨呢,還是娘英明當初沒有讓你去擺攤。”
這這老三撓了撓頭,自己已經在努力算了啊,再說那小娃娃又沒上過學,誰知道算的對不對呢。
“我這不是快算出來了嘛!”
略有些委屈的看著自己的大哥,大哥這段時間對自己就是沒有以往的那般好了。
“得了吧。”
唐大微微無奈的搖頭,對于自己弟弟他還能不了解嘛。
“不好意思讓你見笑了,我的這個弟弟別的沒啥,最大的用處啊就是有個湯圓兒這般懂事的女兒。”
“不然啊”
搖搖頭,不再多說。
“哪里,哪里,不過這娃娃啊看著口水機靈呢。”
喜笑顏開的看著人家胖乎乎的娃娃,真是幸福呢,不像自家的柱子,不能比。
“哪有,你家的柱子看著就是乖巧可愛,得這是你的三十六文,收好哈!”
大嫂接過娘給你銅板,轉身交給了對方。
“哎好謝謝謝謝啊!”
小心的接過手里沉甸甸的銅板,這些錢可是自家的救命錢啊,也不枉自己在這寒冬臘月里刨了這么久的筍子,這下終于可以可柱子他爹買藥了。
眼眶濕潤,微微泛紅的眼底,顫抖的手包裹好銅板在一家人的好客下還是萬言拒絕的離開唐家。
拉著柱子匆匆趕往村東頭。
“沒想到這么早就有人來賣了,”
看著母女遠去的身影,湯圓兒喃喃自語道;
“可不就是嘛,唉都不容易啊!”
聽見小娃娃的聲音,一旁的大伯娘感慨萬分,微微皺起的眉頭久久未能散去。
沒過多久
不知是誰走漏了消息,自從聽到老唐家開始收購筍子的時候,一到晴天村民紛紛拿著鋤頭走向后山,一個一個的刨著。
許是挺費力的東西,半天才能挖滿一筐,還是和其他人爭搶的情況下。
沒過日筍就被刨的差不多了,但這東西長的快,第二天又會冒出頭來。
“嘿,你這挖的不少啊!”
河沿便幾個正在清洗筍子的嬸子蹲在河邊清洗。
“害這可是我家老頭子天不亮就上山去刨了,吶這老半天了才刨這些,”
年級略大些的張嬸,抬手擦拭了額頭的汗水,想這剛到春天自己確還是累的出汗。
謙虛的嬸子看向他人的筐子了,和自己的實際差不多。
“不然咱一起送過去吧?”
小眼一轉溜溜的,撇著嘴討好的看著張嬸。
“行啊左右都是要送去的,就怕唐家不收啊。”
“害不可能,我可是聽說前幾天就開始有人送了,還真的能夠拿到錢呢。”
“今兒個一早我就看見幾人推著小車往鎮上趕呢,這時候許是都回來了!”
一副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