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英明,這座無煙火藥制作廠就是卑職在松原城最大的發現”張老六也明白一座大威力火藥制作廠對于衛的重要性,尤其是對于炮兵團來說簡直有如神助用這些火藥制作的炸彈威力能夠增加將近三分之一。
“好好好好”張輝心情激動之下一連說了四個好字用來表達內心的激動之情,火藥解決不僅增大威力還大大節省了購買大威力火藥所需要的銀元。
“古二通出來”張老六大聲叫著火藥廠的實際負責人。
“小人古二通參見兩位大人”一個四十余歲的中年人小跑著跪倒在張輝面前。
“這是白城市鎮守使吉東將軍衛司令,還不快快拜見”張老六好像已經非常適應這種大禮參拜。
“小人參見將軍大人,大人萬歲萬歲萬萬歲”古二通跪在地上大聲叩拜著,甚至連封建王朝參拜皇帝的禮儀都使用出來。aaltiaaaaltiaa
“起來吧,現在已經是民國了,在衛不用這一套,簡單介紹一下這座火藥廠的產量和工藝”張輝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需要了解火藥產量,這決定了衛將來很長一段時間的武器威力。
“報告大人我們這里的無煙火藥主要用過火棉,甲苯,甘油(丙三醇)以及纖維素按照比例調制而成,甲苯主要通過對煤炭進行深加工提取而成,甘油(丙三醇)主要通過動物脂肪進行提取,纖維素則是通過植物秸稈加工提取,火藥制作過程中危險最大的反而是火棉的制作,只要沒有將棉花中的纖化物提取干凈極易造成爆炸,受制于火棉制作工藝目前每月只能三噸火藥,每年可以制成三十六噸”古二通對于火藥廠很是了解說起來頭頭是道沒有任何猶豫,只有介紹產量的時候才有一點不好意思對于每年三十六噸的產量頗為不好意思。aaltiaaaaltiaa
“只有三十六噸?難道不能提升產量?你們的設備是從哪里購買的?”無煙火藥制作設備根本不是目前國內可以制作的,松原市鎮守使王俊的實力較小也不可能聯系到有實力的國際軍火商。
“司令榮秉目前使用的無煙火藥制作設備是在被破壞的天津機器制造局無煙火藥廠購買的,經過卑職等人維修目前只能是勉強使用而已如果想要大規模提高產量只能想辦法采購新的設備除此之外別無他法”古二通對于這個問題早有準備當時王俊聘請的時候作為天津機器制造局僅剩的工程師早就將設備研究的清清楚楚要不也沒有可能將早就報廢的設備修理完畢重新使用。
“1846年,德國人發明了硝化棉。1884年,法國人用硝化棉制成了無煙火藥。1867-1874年間,中國人徐壽在江南制造局試成了硝化棉,當時稱為棉花火藥。1881年,天津機器局設廠制造棉花火藥,1883年制造成功。1893年,江南制造局從德國引進制造無煙火藥的設備, 1895年試制成功。這是我國最早自制成功的單基無煙火藥,但其質量不夠精良。1898年,湖北鋼藥廠建立。該廠分兩大部分一部分煉鋼,一部分制造無煙火藥。無煙火藥廠聘請外國技師主持制造,造出的無煙火藥優于江南制造局所造。1896年,天津機器局建無煙藥廠,尚未投產即被入侵的八國聯軍破壞。1902年,德州北洋機器制造局建立,購買了制無煙火藥設備,并將天津機器局殘破的制無煙火藥設備一并運用。1906年,四川兵工廠和廣東都設有無煙火藥廠。四川因進口原料未解決,清政權結束前沒有出品。廣東制造了一批,但質量不合格,沒有繼續生產(制造無煙火藥的廠并入廣東制造軍械廠)。江南制造局、湖北鋼藥廠、德州北洋機器制造局、四川兵工廠、廣東制造軍械廠無煙火藥的年生產能力合計為2165噸,清朝末年年產量只有756噸,占生產能力的349清代生產的無煙火藥的質量不高,只能作槍藥,不能作炮藥”張輝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