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太子為了蕭定乾即將赴任云南,憂心仲仲地嘆道“真不明白二弟居心何在?”
“他無非是想孤立太子在京中的勢力。”
蕭定乾早已洞悉二皇子的詭計。
太子頗感懊惱地質詢“你既知二皇弟不懷好意,卻心甘情愿中他的計,幫他一起陷害本宮?”
“對不起!太子。”蕭定乾立即離座,跪拜請罪。
“快快起身,本宮不怪你就是!”太子到底與他知交多年,即使他長年征戰在外,兩人仍用盡辦法互通信息,多年不曾間斷,他深深了解蕭定乾光明磊落的胸懷,雖出身寒門,不但沒有粗鄙的舉止、狹窄的心眼,相反的,氣宇軒昂、自成貴相,行事更是坦蕩果決。他相信蕭定乾必有苦衷!
“殿下!”蕭定乾十分內疚,蒙太子看重提攜,他才有今日之成就。
太子從未嫌棄他布衣平民身分,反而視他如生死之交一般的知己,他并非不知感恩圖報,只是……他的終身大事不能勉強,怕害了公主及自己一生。
蕭定乾輕呼一口氣,重重的道“您放心,此后天涯海角,不論微臣身處何方,只要您一聲召喚,我定不顧一切返京,覲見太子殿下。”
“只怕到時,遠水救不了近火。”太子苦笑一聲“不過,有你這句話,我已倍感欣慰了!來,我們喝一杯!”
兩人盡棄嫌隙,言歸于好,暢懷痛飲一番,頗感酒逢知己千杯少。
“說老實話,定乾,你是不是已有心上人?說!是哪家姑娘那么幸運,本宮替你作主!給你們主婚。”太子趁著七分酒意,借機詢問。
“微臣一心捍衛國土,哪有時間談論這些兒女私情?殿下,您就別取笑微臣了!”蕭定乾邊灌酒邊笑著搖頭。
“既然沒有,為什么不接受父皇的好意與皎月成婚?她年輕貌美,又是堂堂一國公主,而且她早就傾心于你,父皇又視她如掌上明珠,她會帶給你一切幸福,你為什么執意不肯娶她為妻?她要是知道你婉拒皇上賜婚,恐怕要傷心欲絕了。”
蕭定乾表情嚴肅地放下酒杯,站起身來,仰望天邊半輪明月,悠悠嘆道“其實說實話我也不明白,殿下。”
驀然,他回憶起成長的艱辛歷程及辛酸往事“我從小就是個孤兒,流浪街頭,當過乞丐,無依無靠地常被人欺負。”
“后來,我為了保護那只傷痕累累的流浪狗,打跑所有頑皮的小孩,卻被小孩的父母鞭打得半死。幸好一位老住持路過,見我有慈悲心,便收我為俗家弟子,教我認字又傳我武藝,從此,我便發憤圖強,誓要成為人上人。”
“一直到我上京考上武狀元,老師父才含笑圓寂。若不是師父諄諄教誨我要心存慈悲、濟世救人,我早對世人的無情、殘酷,痛心絕望,甚至產生懷恨報復的心理,根本不相信世間還有溫情的存在……”
蕭定乾念及師父養育之恩,臉上早已淚水縱橫,故不敢回頭面對太子殿下。
然而太子借由月光已察覺他眼中的閃閃淚光,但并不出聲相勸,雖說男兒有淚不輕彈,但蕭定乾到底壓抑太久,人,畢竟是有血有肉有淚的萬物之靈,怎能不為情感所動容?
蕭定乾縱是百姓心目中的天人、英雄,但實際上到底是個凡人之軀呀!怎能一直武裝自己,偶爾也該釋放一下情感,甚至是淚水!
他已經表現得夠堅強、夠完美,不能再苛求于他——太子諒解并憐惜地想著。
“師父說……要不是早看出我塵緣未了,他早將我剃度出家,免除我七情六欲之苦。他認為我暴戾之氣太重,本想教我從文棄武,但我身子羸弱,他又不得不讓我練武強身,沒想到最后,我卻考上了武狀元
“殿下,我之所以能存活到今天,是因為我相信這世上一定有什么事需要我去完成,有什么人需要我去援救,有期盼我的人在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