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海故國的馬賊悉獨官率領馬隊一路跟蹤劉三商隊。
悉獨官人馬并不多,只有一百多人,皆是前勃海國的禁衛軍。以前作為禁衛軍時是花架子,契丹破勃海上京龍泉府時,禁衛軍一觸即潰,幾乎被殲。漏網之魚約五百多人跟著禁衛軍左統領悉獨官一起做了馬賊。馬賊就靠實力說話,當五百多人隊伍殺成了一百多人時,悉獨官馬賊已經威震一方,活動范圍不僅在渤海國和中原滄州,還深入到契丹境內,是各方人馬都喊殺的對象。
悉獨官早認出這是劉三商隊。劉三每一趟生意都肥得流油,讓悉獨官垂涎三尺。但劉三相當小心,每次都帶有滄州邊軍護送,到了契丹境內則有契丹軍接應,防守得很是嚴密。另幾伙馬隊數次都沒討到好,折損不少弟兄。
這一次劉三商隊在離開契丹境內時,居然沒有契丹人護送。悉獨官意識到這是大好時機,便順著燕山進行跟蹤。明天就要到渝關,如果和往常一樣有滄州軍接應,這趟生意就只有作罷。
悉獨官手下這一百多名兒郎都是族人,跟隨自己多年,不能輕易折損。天遂人愿,終于在最后一天,劉三商隊出現了破綻,不僅沒有滄州軍接應,還選了一個利于馬隊沖擊的地方。
天完黑下來,月光并不明亮,只能隱約見到人影。悉獨官馬隊悄悄展開,從兩面向商隊駐地逼近。接近商隊后,一聲尖銳哨聲響起,這是悉獨官展開進攻的信號。
商隊守衛發現馬隊時,馬隊已近在咫尺。守衛拿起武器,大聲呼喊“馬賊來了,馬賊來了。”
幾支利箭如毒蛇一樣,從黑暗處竄出,穿透了他的身體。
商隊護衛和伙計聽到聲音,拿起武器沖出帳篷。馬隊已經沖到營房邊緣,一支支利箭破空而來,不斷有護衛和伙計大多中箭倒在帳篷門口。
第一聲哨聲響起時,侯云策迅速爬起來,穿上皮甲后,沒有從帳篷正門出去,而是從帳篷一角鉆出,騎上了“風”的背上。“風”聽到“轟、轟”馬蹄聲,興奮地打轉。商隊已被突襲打亂,無人組織抵抗,侯云策本身是沖營好手,深知沖營者最怕纏戰,大喊“到貨物后面去,到貨物后面去。”
在貨物后面即可防敵箭,又可用貨物擋住戰馬沖擊,還能依托貨物攻擊沖營者。
各自為戰的劉三、何福貴、何五郎和趙武等人很快明白了侯云策的意思,殺出血路,朝貨物后面集結。
劉三的商隊伙計在馬賊的第一次突襲中部折損,根本來不及聚集起來。
何福貴和趙武的弟子們是習武之人,身手更為敏捷,連滾帶爬逃到貨物后面,不過已有數人帶傷。
商隊眾人除了侯云策騎馬帶弓,其余護衛均是順手拿起各式武器,有刀、有槍,還有木棍。
悉獨官見貨物處聚集的人最多,便率領馬隊沖了過來。
所幸貨物擋住馬隊,否則在戰馬沖擊力下,商隊諸人根本無法作出抵抗。
馬隊隨即繞過貨物,沖向護衛們。二十多名護衛和眾馬賊斗在一起。轉眼間,護衛傷亡殆盡,只有劉三、何福貴、趙武、何五郎等數名好手殺死當面之敵,搶到戰馬。劉三平時養尊處優,到了戰陣時卻頗為兇猛,揮刀連砍數名近身馬賊。
悉獨官如天魔降世,大斧所到之處,護衛如紙做的一樣,鮮血迸裂,熱騰騰五臟滾將出來。護衛的慘狀更是刺激了悉獨官,滿臉獰笑地直逼貨物后最后幾人。
從黑暗處沖出一騎,長槍如龍,直刺悉獨官咽喉。
巨斧在悉獨官手中如蛟龍一般,砸在長槍的七寸咽喉之處。
侯云策的陌槍在黑城以奔若驚雷著稱,與敵人交手素來沒有吃虧,多是一個回合就將對手刺于馬下。今天被大斧砸在槍桿上,長槍幾乎脫手。
兩馬交錯,悉獨官掉轉馬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