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杰和羅靈兩個商界大佬拜訪侯云策,并沒有特別要緊的事情,也就是來露個臉,向侯云策表示自己緊跟著他的腳步來到靈州。
在衙門里,精于吏事的下級有事無事總要找個由頭跑到上官面前匯報工作,匯報工作是次要的,其實質就是用這種方式表示忠心,大多數上官對此事心知肚明,默認或支持這種行為,畢竟上官也是人,每個人都從內心深處喜歡順從自己的人,若手下是刺頭,這樣的上官當起來也是沒味得很。
趙杰和羅靈兩人都是老江湖,自然深知其中三味,所以,兩人來了。
侯云策、趙杰和羅靈三個人在議事房里,聊了一會,都是說買賣上的事情。
侯云策來自黑城,黑城太小,很多東西都無法生產,靠商業。他從小就知道商道的重要性,與中原長大的官員大不一樣。
侯云策端起茶杯,不慌不忙地品著茶香,對趙杰道“西蜀多山,不僅有大山,聽說還有許多不高不矮的小山,山上常年霧氣繚繞,實是出產好茶葉的地方,但是西蜀茶相較于閩茶,名氣差得太遠,價格更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實在是有些可惜,我給你一個建議,趙郎不若找一座交通方便的山地,帶些閩茶種子回去,種出的西蜀茶運到靈州來。我想辦法找商家部收購?!?
茶葉是西蜀重要生意,趙杰的生意中也有茶葉,聽侯云策談茶味,道“閩茶雖說路途遙遠,但是閩人販茶常走海路,一條中型海船走一趟,就可以抵得上一個大型馬隊,海船在魯地靠岸后,茶葉就可以一馬平川地運到大梁、大名府等繁華之地,西蜀茶雖好,卻因西蜀道艱難運輸困難,所以爭不過閩茶,不過西蜀茶制成茶磚,賣到西北各族,卻是生意極好?!?
羅靈卻不同意趙杰看法,接口道“閩茶從青州到西北,路途著實太遠,甘、沙一年要賣出不少上等閩茶,一小包上等閩茶的價格抵得過五匹馬拉的茶磚,要說利潤大,還是要屬上等閩茶。我覺得西蜀茶主要的問題不是難以運輸,而是炒制手藝比不過閩茶。在回骨,上等人喝閩茶,下等人喝西蜀茶,這就分出了高下。西蜀人費力把一個馬隊的茶磚運到回骨人那里,利潤還比不上順便捎帶的幾大包閩茶?!?
侯云策道“原來販茶還有這些生意經,真是三人行,必有我師。就在這幾天,中原最大商家侯家商鋪大掌柜要到靈州來。他對茶葉有興趣,侯家商鋪中也有炒制閩茶的高手,不若讓他派些人到漢中去生產上等茶葉,由趙郎負責鮮葉,你們兩家聯手,可以把閩茶占據的市場搶過來。”
侯云策還有一句話沒有說出來,在漢中生產的西蜀茶到達鳳州后,沿新開辟的秦州-固原-同心的新路線,很快就能到達靈州,到時只要將上等西蜀茶換成閩茶的牌子。由羅靈賣到回骨去,轉手就可以賺得大筆的利潤。
趙杰和羅靈都是人精子,雖說侯云策沒有把話點透,兩人都明白了其中意思,這其實是三家聯手的生意趙杰老家在漢中,由他鮮葉,侯家掌握炒制茶葉的技術,而羅靈在甘州回骨、高昌回骨、于闐、薩曼等地建有現成的銷售渠道。這樣一來,定然能把真正閩茶擠出西北市場。
想到這樣的好事竟然唾手可得,趙杰和羅靈兩只眼睛就如探照燈一樣閃閃發光。
侯云策手里還有一件利潤更大的生意,這就是吳七郎所販的私鹽,經過謀劃,吳七郎回到中牟縣后,找了一些原來販私鹽的搭檔,重操舊業。由于有侯云策暗中支持,吳七郎就以靈州、鹽州為后方,理順了販鹽渠道,從河中府、京兆府等重鎮和鹽州等產鹽地把私鹽販到靈州和同心,甚至連西蜀井鹽也運了不少過來。
侯云策一直想找一個理想的下家,這個下家必須是實力雄厚的商家,否則根本不能打通西域各個政權關節,羅靈本是一個合適人選,可是他四處送美女,和各地關鍵人物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