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陶器鋪、織染房是大梁商人新開辦的,規模就小得多。
至于為黑雕軍生產武器地竇田、郭寶玉和新近從固原挖過來的張記鐵鋪,這些鐵匠鋪是黑雕軍武力超群的重要因素,是侯云策的心肝寶貝,就部集中在靈州城內。
竇田、郭寶玉、張青海和陳凌心各負責一個鐵匠鋪,竇田鐵匠營主要負責打造侯家刀、陌刀和馬槍,郭寶玉鐵匠營主要負責打造弓、弩,張青海主要負責打造青黨甲和盾牌。陳凌心是靈州頗為有名的工匠,長于打造馬車及各種配件。
陳凌心所在鐵匠鋪嚴格來說并不是鐵匠,而是一個生產馬車的作坊,永興軍節度使王彥超在同心城外和房當度所率黨項軍激戰的時候,雖然形勢不利,但是永興軍把運送糧食的馬車連結在一起,就構成了一道抵御騎兵沖擊地良好防線,再加上與契丹人作戰時侯云策曾經吃過馬車的虧,侯云策便生出了在軍中配備馬車的想法。
黑雕軍以前是一支純騎兵的軍隊,這種軍隊優點很多,卻有一個最大問題,就是攻堅能力和防御能力不足,若在步軍中使用特制的馬車,既能提高步軍的機動能力,又能增強防護能力,將極大提高黑雕軍的戰斗力。
侯云策來到竇田所在的鐵匠鋪。距離鋪門還很遠地地方,就聽見了鐵匠鋪傳來了“當、當”的敲打聲、風箱的呼呼聲以及工匠們的喊聲、罵聲。剛進營門,就看見了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雖說是寒風刺骨的冬天,在熊熊爐火的映照下。肌肉發達的工匠們仍是赤脯上陣,汗水不斷地從他們身上滴下來。
竇田汗流滿面地來到侯云策面前,呼出的熱氣在冷空氣中結成一團一團的白霧,竇田拱手行禮道“云帥來了。鐵匠鋪新造了幾把侯家刀,正要送到府上來。”
侯云策在廣順三年在滄州就認識了竇田,對竇田的表情極為熟悉,笑道“竇郎急匆匆想送刀到我這里來,莫非又有什么新技術?”
竇田對著正舉著大鐵錘的一彪形大漢道“王老五,把新打的侯家刀拿過來。”
彪形大漢王老五是個西蜀人,西蜀語和中原話用詞基本一樣,只是語調上稍有些變化。他嘴里大聲應道“要得,等到。”然后又重重地砸了一錘,才把鐵錘放在了一邊,然后興沖沖捧著一把新打制好的腰刀過來。
戰刀的樣式仍是侯家刀的模樣,從黑色刀鞘抽出戰刀,刀刃有一些漂亮的云紋,稍稍轉轉角度,就能看到凜凜的寒光。侯云策用手指輕試刀鋒。刀鋒在手指的擦試下似乎有了生命,就如一只聞到血腥味而不停跳動的野獸。他隨手揮動了幾下。王老五在刀鋒的逼迫下,竟然連退了幾步,遠離了刀鋒才稍覺心安。
侯云策連道“好刀,真是好刀。”
竇田心中得意,嘴上卻道“這刀和節度使那一把百煉刀相比,仍是相差不少。”
侯云策又舞動了幾式,問道“這刀是用什么辦法打造的。”
竇田眉毛向上揚了數下,終于露出了掩飾不住的得意神情,道“自從看到云帥那把百煉刀以后,我和郭寶玉日思夜想鑄劍之法,造了無數刀劍,雖說也是鋒利無比,但是始終遠不如節度使的那一把刀。”
侯云策心道“我這把刀可是太師李甲精心所制。太師也只制了這一把,以后所制都不如這把。這種寶刀可遇不可求,神兵天得,豈能大規模制作。”
竇田沉浸在自己的冶煉世界中,根本沒有注意到節度使地表情,接著道“到了同心城之后,我們鐵匠鋪各項技術在大林朝已是首屈一指,風箱和焦炭能大大提高溫度,有了最好的灌鋼技術,這個云紋是采用大蕃人冷鍛之法留下的痕跡,還學會了回骨人的淬火之法,四種技術結合起來后,我們已經打造了二十多把好刀了,這把刀是最好的一把刀,現在我們鐵匠鋪要把此刀獻給節度使。”
侯云策取過刀,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