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之戰,黑雕軍占據了中京以后,契丹援兵齊聚上京,戰事在短時間之內不會有結果。侯云策作為新朝皇帝,不可能久在前線,當太師李甲到達中京以后,便率親衛軍南返,將伐契丹之戰交由石虎來指揮。
石虎久在戰陣,性格堅毅,在黑雕軍中威望極高,正是北伐之戰統帥的最佳人選。
郭炯則離開中京,前往西北,主持西北局面,威鎮黨項、回鶻各族。
一千騎兵護送侯云策返回大梁。侯云策是馬上皇帝,騎射功夫了得,而太師李甲久在黑城,雖然年邁,仍然能夠騎馬。
一個月時間,侯云策一行回到大梁。回到大梁前,太師李甲坐上了馬車。
朝中百官皆出城迎接皇帝北征歸來,諸大臣敏銳地發現陛下的隊伍中多了一個奇怪的馬車,馬車跟隨皇帝進入皇宮,并未與大臣們見面。侯云策在議政殿與留守大梁諸重臣見面之后,談了北伐之事,議了內政,便回到后宮。
趙英精心梳妝打扮,帶著兒子在宮內等候郎君歸來。得知郎君進入議政殿以后,趙英便站在院內門口,翹首以待。侯宗林則跟隨在母親身后,規規矩矩地等待父皇。他比侯黑虎文靜得多,安安靜靜地站在母親身邊。宮內生活讓其早熟,比起同齡少年更加穩重。
聽到熟悉的腳步聲響起,趙英一顆心怦怦亂跳,臉禁不住紅了起來。當太監聲音響起,她向前走了兩步,又退了回來。
侯云策進院以后,夫妻倆對視。趙英羞澀地低下了頭,上前如平民家女子一樣,萬福,道“郎君,你可回來了。”
侯云策握了妻子的手,道“打下中京,契丹大勢已去。”他又望向宗林,腦中不由得浮起另一個兒子侯黑虎的形象。
三人坐在屋內應對一番,侯宗林先離開。
侯云策牽著妻子的手走進寢室。趙英感到一顆心似乎要跳了出來,道“郎君,這可是白天啊。”侯云策笑道“夫妻之道在于順其自然,這是天道。”良久,寢室安靜了下來。屋外閃過一個老太監,記下了陛下和皇后之事。皇家無小事,任何一次人道都必須有所記錄,這樣才能保證皇家血脈。
事畢,侯云策和趙英躺在床上,如尋常百姓那樣聊天。
侯云策道“德政殿修整如何?”
趙英道“已經完工。此殿是何人居住。”
德政殿在宮內,卻又不是后宮,從名字來看似乎與議政殿類似。但是從大殿修整情況來看似乎又不是為了議政,趙英頗為不解。
侯云策沒有直接回答此問題,道“晚上請衛王到宮內,我們一起到德政殿見一人,此事是皇族家事,不能上朝政。為什么叫德政殿,原因是此人對我有大恩,是救命恩人,也是我的師傅。如今從北地歸來,垂垂老也,我是以父禮來對之。”
聽聞來者是郎君的救命恩人和師傅,趙英頓時嚴肅起來,道“那來者也就是趙英的恩人。”
在婚前,衛王曾經查過侯云策的底細,只知侯云策是北地幽州人士,一家皆為契丹所害,是忠良之家。婚后,郎君從來不談在北地的生活,也從來同有北地的親族。這次北伐,郎君帶回來一個師傅,并直接住進了宮內,趙英作為世家女,敏感地意識到其中有蹊蹺之處。
衛王趙川進入宮中后,看到德政殿也頗為意外。
進入殿內不久,女兒和陛下來到殿內。等到女婿陛下進入內殿之后,衛王趙川問道“誰住在此殿?”趙英道“我也不知。只是,郎君說了兩個意思,一是此事是家事;二是來者是郎君的師傅,曾經救過郎君的性命。”
衛王皺眉道“陛下是侯之恩的族人,幽州遭難之時,侯氏族人皆隕落,何來師傅?”
趙英搖頭道“女兒不知。”
正在聊時,侯云策和一個老者走了出來。老者須發皆白,眉毛極長,腰背也微微彎曲。衛王趙川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