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雪照山逃難時,尉遲默瑜說過,他從小被帶離生母身邊,在龔夫人膝下養了五年,而后才被送入帝都為質,龔夫人是世子尉遲默離的生母。
雨靈玨鎖緊眉頭,越想越不對頸兒。
但凡質子歸國,無非只有兩種情況,一是諸侯國內無人繼承大統,質子可歸國繼位,二是質子約期已滿,按照約定放其歸國。
“東啟和西衛送質子入帝都時,定下的是二十年的約期,現在才十五年,從來也沒有放質子回國奔喪的先例……”雨靈玨狐疑著低語。
一個聲音從身后傳來:“是龔夫人的意思,病情危急,她怕等不到九王子歸國,特意求情東啟王寫了折子,向陛下求情。”
來人是姬思齊,他已三言兩語打發了兩位王爺,出門尋雨靈玨,剛好聽到了她們的對話。
高樂清向姬思齊行禮,又命婢女將茶盒和香薰送了上去,說是高太君還在朝中忙碌,只好讓孫女備點薄禮來給姬世子送行。
“太君有心了。”姬思齊客氣地向高樂清點點頭。
雨靈玨還陷在尉遲默瑜歸國的事情里,見姬思齊得了空隙,忙問:“兄長何處得的消息?”
“剛剛紀王叔說的,”姬思齊淡淡說道,“折子從東啟連夜送來帝都,尉遲世子擔心母親,歸國心切,夜里就請旨入宮了,辭行的同時也向陛下把尉遲默瑜討回去。”
“陛下就這樣答應了?朝中無人反對?”雨靈玨疑惑。
“事態緊急,陛下就召了幾位叔伯和贏亥進宮商議,也有人反對的,質子約期未滿就歸國不合規矩,但這反對也沒什么底氣。”
“怎么說?”
姬思齊嘆一口氣,解釋道:“因為不占理,當年東啟和西衛送質子來,本身就不太合規矩,交換質子是兩國之間為制衡對方定下的約定,哪有臣子向帝王單方面送質子的,而且既然要送,就全送,卻獨獨免了我南澤的,這又是個讓群臣詬病多年的地方。現在西衛質子沒了,也不可能再要求他們再送質子前來,東啟借這么個機會和時機,請陛下放尉遲默瑜歸國,雖不合規矩,但卻合情理,他不放,就更顯得他一碗水端不平了。”
“贏亥也同意?”雨靈玨還是有些不敢相信,贏亥在雪照山派人追殺尉遲默瑜,必然是對他有了疑心的,他會放虎歸山?
高樂清插口道:“贏候爺只怕是完全沒把尉遲默瑜放眼里,想是他這么個吃齋念佛,不得寵的王子,就算回東啟也攪不出什么風浪,回去也就回去罷。”
姬思齊閉口不言,看了看雨靈玨憂思的臉,高樂清的話他是贊同的。
雨靈玨還是覺得這事情沒那么簡單。
她憶起尉遲默瑜向她提起龔夫人時的神情,冷冰冰的,沒有半分感情,想來他們母子關系不怎么好,龔夫人想見他最后一面,這種說辭根本站不住。
最大的可能性,便是東啟王知曉了帝都局勢,西衛質子已死,自己這兒子就算看了再糟心,也沒必要再委曲求全,在帝都受不平等待遇,有意招他回國。
而就雨靈玨了解到尉遲默瑜儲備的實力,他回去,必然是會掀起一番風浪的,贏亥的輕敵,反倒是幫了他。
“哦,差點忘了,我還沒恭喜高小姐,”姬思齊向高樂清說,“得了太后賜婚,恭喜恭喜,但龔夫人病危,只怕婚期得延后了。”
雨靈玨迅速回神,忙問高樂清:“太后賜婚給你?和誰?”
高樂清瞥一眼雨靈玨,有說不出的委屈,道:“尉遲世子,我嫁他為正妃。”
這后半句說得有氣無力,也難怪,這不算件光彩的事情,尉遲默離要娶她為正妃,就必須先把原配費了,挪為側妃,再迎娶她,徹頭徹尾的政治聯姻。
雨靈玨不知說什么好,眼神游離在高樂清身上,她一開始是很討厭高樂清這種自視過高的大小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