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崇禎降過旨后仍心神不屬,周后勸道“皇上乃天下至尊,自然不能親臨戰場殺敵,其職責不過決斷調度,皇上已經降旨,接下來就是文官武將效命了,皇上為何還如此憂心忡忡?”
崇禎道“皇后有所不知哪,朕實在心中沒底啊。”
周后道“事情沒有結果之前,誰人心里能透明亮?皇上且請放心,受魏閹所害,大明雖遇到了些困難,卻仍不失泱泱大國,只要大明自己不亂,后金一彈丸小國,想一口吞掉大明,豈不是在白日做夢?”
崇禎想想也是,總算放了心,卻仍免不了心無旁騖地關注戰局。
不過二十日的時間,后金軍居然已兵臨北京城下!
崇禎莫名其妙地發了一通火,頹廢地坐下,不知所想。驀然,聽得有人道“啟稟皇上,臣有本奏。”
崇禎懶懶地抬頭來看,見是溫體仁,沒好氣地道“有話就說,有屁就放,啰嗦個啥?”
溫體仁受了搶白,心里不愿,遲疑了一下,還是道“啟稟皇上,臣為分君憂,細細研究過,吃驚地發現,后金猖狂進攻,皆因為袁崇煥暗中與錢龍錫串通,勾引清兵導致的。”
溫體仁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借機清除韓爌、錢龍錫何如寵、錢象坤等人,為自己的晉升掃清道路。
他之所以敢在這個時候做這事,自然是因為窺得了周延儒的為官技巧看清上官,投其所好。
崇禎卻是不知,聞言,登時又想到了那些盛傳的謠言。因為這些謠言,他事后曾親自審問過從后金逃回來的兩個小太監,這兩個小太監的供詞居然印證了那些謠言!
袁崇煥可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他雖既用且防著,卻還是不敢也不愿相信,再加上朝臣們各執一詞,莫衷一是,他只好把這事先壓了下來。
此時再想起來,他的大腦里又亂成了一團,難辨是非,嘴里道“這可不是小事,愛卿切不可亂說。”
溫體仁見他雖仍冷冷地,語氣上卻有了些緩和,心里愈發有底,捶足頓胸地道“當此重大關頭,體仁焉敢亂語以擾皇上視聽?”
崇禎“哦”了一聲,道“既如此,你不妨說來聽聽。”
溫體仁振振有詞地道“毛文龍乃抗敵名將,袁崇煥之所以殺之,就是為了跟清兵單獨議和。清兵圍攻京畿正是袁崇煥勾引清兵導致的結果,據說,袁崇煥已答應讓皇太極做皇帝。
要不然,袁崇煥為什么遲遲不跟后金軍接戰,任由后金軍長驅直入,燒殺搶掠,威脅京師安全?”
說完,見崇禎沉思著,有道“皇上若是還不信,不妨去問問朝臣們,看體仁有沒有說謊之嫌?”
朝臣們在京畿地區都有不少的產業,被后金軍搶掠殆盡,心如刀割,理所當然地都把罪責歸結到了袁崇煥的身上,根本無需崇禎去問,早已紛紛地把狀告到了崇禎這里。
崇禎心里明白,但袁崇煥的表現實在讓他費解,由不得他不心生怨恨。因此,聽溫體仁指責袁崇煥,竟是大感痛快,順口道“依愛卿看,該當如何處置?”
溫體仁佯怒道“臨陣換帥,逮治袁崇煥。”說完,又強調道“當斷不斷,必為其亂。”
“袁崇煥確實該逮治,可他畢竟是朕任命的勤王兵統帥,這個時候換帥合適嗎?”崇禎暗想著,免不了遲疑。
正遲疑,京門初戰告捷的邸報傳了進來。崇禎閱畢,順手把邸報遞給了溫體仁,道“這個袁崇煥,還是蠻能打的嘛。”
溫體仁正暗自喜歡,不意崇禎的態度竟會因為一張邸報而逆轉,忙低頭來看。看完,恨恨地想“好你個袁崇煥,算你走運,咱家不妨先讓你多活幾天。”
想著,嘴上道“關寧軍確很能打,可惜它只聽袁崇煥一人的,越是這樣越容易尾大不掉。”
崇禎根本就沒有聽到他這幾句底氣不足的話,他在想“或許溫體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