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其他地方所能比擬的,咱們是不是該先給自己選好退路,萬一事有不順,也不致于手忙腳亂。”
張獻忠等眾人紛紛道“你這話豈不有自相矛盾的嫌疑?先說方案可行,又說要先找好退路,似這等瞻前顧后,又怎么成就得了大事?
哼,咱們起義為了啥,不就是為了推翻腐敗的朝廷嗎?這一路,如果順利,咱們就乘機拿下京城,借以號令天下,豈不事半功倍?”
這些話里明顯存在著極大的漏洞,但眾人七嘴八舌,場面有點兒亂,又唯恐惹闖王不滿,不敢說硬話,李自成登時語塞,站在那里尷尬至極。
高桂英看得明白,也少了李自成那樣的顧慮,冷“哼”了一聲,接話道“大凡舉義的,有哪個不想馬上推翻朝廷?但是,美好的愿望跟現實之間,往往都有不小的差距。
咱且不論這個方略的可行性,只說狡兔尚且三窟,咱為自己留下后路,有什么不對嗎?
還有,剛吃了幾天飽飯,就妄想著拿下京城,咱們都捫心自問一下,咱們有這個實力嗎?沒有,我認為沒有。或許有的人會覺得有,我再問你,你真的認真自問過了嗎?”
她畢竟是闖王的義女,這話說的又慷慨激昂,眾人不好去駁他,紛紛低了頭去想。
她掃了眾人一眼,繼續道“所以,我以為,這個方略不過是咱們跳出包圍的無奈之舉,以進為退,沒錯,風險還是有的,給自己留出退路更沒錯。
這不過是我一個女流之輩的見識,大家若還有更高明的辦法,不妨直接講出來。我猜,這也是闖王召集大家來議事的目的,沒必要出于任何目的來攻擊人。”
說罷,自得地看了看李自成。
李自成尷尬已解,也滿心感激地看她,四目以對,又有多少柔情蜜意。
眾人不曾留意這些,只覺得自己的思路在不知不覺中被人牽了在走,暗自后悔,卻不好立即出口認錯,只管低了頭不說話。
馬光玉由衷地道“好一個女流之輩的見識,字字珠璣哪。”
經了李自成的提醒,闖王已自有了主意,不想又經了這一番,心里越發透亮,他贊同地看了一眼馬光玉,道“方略很重要,事關義軍的成敗,自成說的沒錯,待有了閑暇,一定要把三十六營聚齊,認真地研究。
可惜,現在是來不及了,這樣吧,咱們先跳出敵人的包圍,干他一家伙,若有不順,即回師屯兵太行,再跟官兵周旋。”
話音剛落,中軍進來道“啟稟闖王,官兵已經撲過來了,請闖王定奪。”
闖王道“依方略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