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微笑著,整個人都醉了。
突然,有人輕輕地叫了聲“皇上”,皇太極一個愣怔醒過來,見是范文程,忙問道“他們四個都來了嗎?”
要不是之前他曾再三叮囑,范文程實在不忍心這個時候打擾他,聽他動問,點頭道“睿親王多爾袞、豫親王多鐸,英郡王阿濟格、肅親王豪格四個均已在后殿候駕。”
皇太極“哦”了一聲,也不說話,轉身快步進了后殿。
這四個還沒從興奮中解脫出來,就被叫到了這里,正莫名其妙,見他進來,忙著行禮。
皇太極坦然受了禮,道“都坐吧,范章京也坐。”
這五個依命各自坐了,他又道“大清國雖說建立起來了,目標也確定了,但是,人貴有自知之明,實事求是地說,咱們跟明朝的差距還不小,需要咱們慢慢地縮小跟他們的差距,而后抓住機會一擊而中。
目前,有兩件緊要的事必須得馬上辦。其一,國既已建了,必須得參照明朝盡快完善相關制度。為什么說參照呢?明朝的制度歷經了二百余年,應該是有效的。
但是,也不能照搬,因為衙門和官吏都是因事而設立的,有多少事設多少衙門和官吏,決不能因人設事,人浮于事且不說,還容易引起老百姓的反感。這件事由朕跟范章京一起來完成。
其二,我們的糧食雖說基本上已經能夠自給了,其他的物資,譬如布匹等依然緊缺,咱們總不能讓將士們光著膀子作戰吧。
因此,朕決定三次入塞,也算是對大清建國的一種慶賀吧。這件事就由你們負責,你們說說吧。”
“原來竟是為此,這可是好事哪。”暗想著,這四個相互看了看,紛紛道“謹遵皇命。”
皇太極滿意地點了點頭,道“好,說說你們的方略吧。”
睿親王多爾袞道“老辦法唄,反正咱們又不是第一次去。”
豫親王多鐸、肅親王豪格聞言,忙跟著附和。
英郡王阿濟格卻突然道“既然咱們的目標已經確定,就要盡力避免打大凌河那樣的仗,太多消耗,卻毫無所獲。
我的意見是,不攻堅,選擇薄弱環節悄悄突入長城,而后在明朝京畿地區,按照北西南東南東北的順序,逐一進行,待明朝的朝廷反應過來,我們或許已滿載而歸。”
那三個聽他提及大凌河,不由心一緊,不無擔心地看著皇太極。
皇太極的臉上居然泛起了笑,問道“萬一,遇到明軍怎么辦?”
阿濟格稍頓了頓,即道“據我了解,明朝的京畿地區的防御雖比過去強了些,卻仍不足為慮,我可以兵分兩路,一路強力壓制,另一路則只顧按計劃行事。
若是明軍來戰,強力壓制的這一路則予以痛擊,給另一路爭取時間;若是明軍還跟過去那樣一觸即潰,便兩路并作一路實施計劃。”
皇太極道“好,看來你沒有中斷了對明朝的研究,這次就由你掛帥入塞,你說的沒錯,既然目標已經確定,不做無謂的消耗,方法盡可以更靈活些。”
阿濟格待要領旨謝恩,他已轉向多爾袞等三個,又道“你們佯作攻擊明朝的各隘口,以牽制明軍。若是明軍膽敢回師救援,你們即乘勢建功。”
說完,站了起來,道“你等且記住了,這可是大清建國后的第一次入塞,朕給你們兩個月的時間準備,務要凱旋而歸。”
自打把劉宗周革職為民,崇禎經常冷不丁地就會記起他那倔強的模樣,連崇禎自己也說不清這到底是為啥。
虧得洪承疇、盧象升兩個不斷地有捷報傳來,才沖淡了些。
這日,崇禎莫名其妙地又記了起來,忍不住嘆了口氣“唉,朕的敵人又何止通奴和流寇兩個,難道他們便不算?
不算的話,他們為什么總在不停地抨擊朕的政策?哼,人心是要統一的,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