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痛下決心降了旨,崇禎忍不住又想“棄守寧遠,調吳三桂進京勤王,五六十萬百姓可命吳三桂帶入山海關,三百里的疆土卻必須要丟棄了。
這可不是個小責任,但是沒辦法,既然陳演這廝不想替朕承擔,朕就只有自己擔了,大不了待朕消滅了闖賊李自成,再去收復就是。“
想著,崇禎竟迫切地盼各路援軍快來。
然而,十余天過去了,三路援軍只來了薊鎮總兵唐通這一路。
崇禎心中不滿,卻還是慰問再三,賞白銀四千兩犒軍,命去與監軍太監杜之秩守居庸關。
居庸關位于昌平區境內,形勢險要,東連盧龍、碣石,西屬太行山、常山,實天下之險,素稱京師“北門鎖鑰”。
唐通被封為定西伯,心里歡喜,再經了崇禎這一番恭維,鐵了心要憑關居險替崇禎擋住大順軍,為勤王軍的到來爭取時間。
因此,辦理過賞銀交割,率部直奔居庸關。
見李巖領旨去忙,李自成不再猶豫,稍事休息,即率部徑往大同而來。
抵達大同后,大同總兵姜瓖投降,大同巡撫衛景瑗自殺,李自成命殺了代王朱傳全家,又欲將姜瓖處死,經闖將張天林再三勸阻方才作罷。
緊接著,陽和今陽高兵備道于重華投降,郊迎十里。三月初六日,抵達宣府今宣化,早已約定投降的總兵王承胤開門投降,巡撫朱之馮自殺。
李自成那顆懸著的心總算落了地,見李巖匆匆進來,忙道“居庸關那邊怎么樣?”
李巖道“談妥了,杜之秩說,最近崇禎會派援軍來,建議咱們再等兩日,待援軍來了一并解決,省得日后攻城麻煩。”
李自成“哦”了一聲,有點兒迫不及待地道“得等幾日?等久了,待其援軍俱到,麻煩恐怕也小不了。”
李巖不由一愣,忙道“久不了,說好了,只要援軍一到,杜之秩即勸降,若其不肯降,以關上白旗為號,我軍即佯攻,杜之秩便催他出戰,跟咱們兩面夾擊,逼其歸降,若還不降,即消滅之。
不過,為了麻痹援軍,我軍不必太急,援軍到達的當日,我軍抵達關下就行。“
李自成暗喜,卻還是想了想,道“這可不是小事,你有把握嗎?”
“他這是怎么了?過去可從不這樣啊。”疑惑著,李巖不及多想,忙道“放心,萬無一失。”
話音未落,其弟李侔匆匆進來道“啟稟皇上,杜之秩那邊來消息了,說是援軍由唐通率領,估計十五日即可趕到,這個唐通,一向怕死,逼降應該沒有問題,要我們提前做好準備,以便于配合。”
李巖看了一眼李自成,道“皇上,您看……”
李自成道“按計劃行事吧。”
李巖道“好,命令部隊,于十五日到達居庸關,不要早,也不能晚了。”
李自成道“居庸關既破,不要耽擱,乘勢攻昌平,焚毀十二陵,朕坐鎮沙河的鞏華城(嘉靖朝建立的謁陵途中的行宮),由劉宗敏擔任前線指揮。”
諸將忙領命而行。
唐通不知有變,到得居庸關,未及休息即催著杜之秩一起去關上查看,邊看著,邊調整不合時宜的部署。
杜之秩哪里有心思去想這些,瞅準了一個機會道“咱們前面有不少人都投降了,說是朝廷夠嗆了,定西伯不知怎么看?”
唐通道“李自成這伙流寇據說夠厲害,但是咱們身負皇上隆恩,無論怎樣,都要居關一戰,只要掙得了時間,也不是沒有翻盤的機會。”
唐通一路上都在想“皇上這次調了不少勤王兵,連寧遠都棄守了,這說明皇上豁出去了,可,為什么就只咱自己趕來了,難道當真是因為路遠嗎?不,絕不可能。
真若如傳說的那樣,其他各路都在故意拖延時間,唉,到了這個時候,朝廷還能有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