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撤下來,李自成所率的東路軍,各將領所部人馬已極不均衡,不少下級所掌握的人馬甚至遠遠超過了原先的上級。
李自成死后,又沒有似劉宗敏那樣的強勢人物統率,東路軍,嚴格地說已不能稱其為一支軍隊,而只是一個各自為政的松散的聯盟。
田見秀、劉芳亮、吳汝義等率部北上,意欲跟李過、高一功所率的西路軍會師。
劉體純率部進攻陜西,失敗后轉入川東鄂西(即夔東)堅持抗清斗爭。
袁宗第,在湖南被占領之后也率部進入夔東地區,與劉體純會合。
郝搖旗(郝永忠),長期追隨南明督師大學士何騰蛟,先后轉戰于湖南、廣西興安、桂林一帶,何騰蛟被清軍俘殺后,無法在南明混下去,也率部進入夔東地區,跟之前的劉體純、袁宗第會合。
再說李過、高一功等,李自成率部回援潼關后,高度戒備,嚴防清軍來襲。
時間不覺就過去了一個多月,清軍不僅沒有來襲,反而主動避戰。
李過看了一眼高一功,奇道“這是怎么回事呢?”
高一功搖了搖頭,卻又突然記起了什么似地,道“剛剛有消息說,阿濟格已于十幾天前率主力匆匆趕往西安了。”
李過“哦”了一聲,道“如此說來,皇上回援潼關該是旗開得勝了,阿濟格必是去增援的。”
高一功道“應該是吧,不然的話,阿濟格為什么要如此匆匆?”
李過行至地圖前,邊看著,邊不無擔憂地道“這樣的話,皇上那邊的壓力必然加大,而且除了咱們,再無援兵可調。”
高一功道“消息說的是,阿濟格趕往西安方向,而不是潼關,西安城防堅固,澤侯田見秀等也不是好相與的,相信他討不到啥好。”
李過點了點頭,卻驀然又一驚“難道就不會是皇上已敗退西安?唉,自打從北京回撤,咱們可總是敗多勝少,如果皇上果是從潼關敗退了,可就危險了。”
暗想著,李過已是心驚肉跳,嘴上與其說是在應答高一功的話,毋寧說是在安慰自己,道“那當然。”
說著,已又在想“咋辦呢?趕過去支援?顯然來不及,沒辦法,只能在陜北展開反攻,力求把阿濟格再調回來。”
拿定了主意,堅定地道“咱們再也不能坐等了,必須主動出擊,希望能因此減少西安,乃至皇上那邊的壓力。”
高一功沉思著道“所言甚是,西安也包括皇上那邊,絕對不能有失的,我們必須立即展開反擊,同時,也要多派人前去打探,若是皇上那邊吃緊,咱們寧肯不反擊,也要先趕去救援。”
李過道了聲“好”,已轉了身,卻見皇后高桂英風塵仆仆地走了進來。
高桂英待李自成終于率部向潼關進發后,沒有一刻不在關注著李自成及其所部的消息。
按照跟李自成的約定,若是獲勝,即行驅除陜西的清軍,穩定陜西的局勢,全力經營陜西;一旦失敗,馬上執行兩路撤退計劃,退守湖廣,而后奪取南京,再跟清軍爭奪天下。
高桂英當然希望李自成能夠獲勝,事實卻完全出乎其所料,不得不率了一隊人馬,按計劃趕往陜北。
行至半路,聞知李自成已棄守西安,高桂英不敢怠慢,快馬加鞭直奔延安而來。
高桂英不似李自成,始終保持著原來的樸素本色,再三勸李自成無效,只得努力地盡著自己的本分。
到得延安,既不講排場,也不讓人通報,下了馬,徑直進了李過的中軍大營。
李過打心眼里敬佩高桂英,一向視之如母,稍稍愣了愣,即跪倒行禮。
高一功更是思念自己的這位姐姐,大喜,但礙于君臣有別,忙也過來行禮。
高桂英不由眼里一熱,眼淚涌了上來,忙強自忍住了,稍一彎腰,一手一個把這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