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淚為其送行。
鄭芝龍原以為自己不表態,隆武帝若不想坐以待斃,就必須來求他,他正好借機再抬高一下身價。
卻不想年過花甲的黃道周居然弄了這么一出,心中大怒,暗命族人于朝中散播閑話,說黃道周交通外臣,欲圖謀不軌云云,且不細說。
單說黃道周拼湊起來的這支軍隊,全無作戰經驗,卻深受沿途民眾的擁戴,進至江西廣信(今上饒),不僅又有萬余人加入,還募得了三個月的軍糧。
黃道周大喜,休整幾日,分兵三路,一路向西攻撫州(今臨川),另兩路北上分攻婺源、休寧。
事實卻是,在牛頭嶺跟清軍遭遇勝了一仗不久,休寧、婺源、撫州作戰相繼失利,損失慘重。
黃道周道“為什么會這樣呢?首戰告捷,鼓舞了斗志,也讓一些人滋長了輕敵情緒,不再堅持‘師寡切不宜分,當并力一路’的作戰方針,分兵深入,以己之短攻敵之長,又焉能不敗?”
弟子蔡春溶道“恩師所言甚是,我等須當謹記,問題是,面前的清軍太過強大,縱使我等并力一路,恐也無法勝之。”
賴繼謹、趙士超兩位弟子及眾人,忙跟著附和。
這無疑是個不爭的事實,黃道周自然知道,不由低頭沉思起來。
弟子毛玉潔試探著道“不然,咱們向皇上搬援兵吧。”
黃道周嘆了口氣,道“為師又何嘗不想呢?可是,皇上又向哪里搬兵呢?”
弟子蔡春溶道“命咱們出征,卻既不派兵又不派餉,這天底下哪里有這樣的道理?”
黃道周原想據實以告,突又覺得此時據實以告于大局不利,佯怒道“什么道理不道理的?我早就說過,咱們這次出征,只為為國盡忠,如果有人想退出,只管退出就好了。”
說著,做了一個“請”的姿勢。
蔡春溶等聞言,哪里還敢再說,紛紛低了頭。
黃道周暗笑了笑,接著道“好,既然沒有走的,那就想想到底該怎么跟清狗斗,反正,我黃道周就是拼了這條老命,也要跟清狗斗下去。”
說完,自顧沉思著。
眾人忙也跟著去想。
顯然地,眾皆無計。
恰于這時,一近侍進來,遞了一封密信過來,黃道周伸手接過,讀罷,忍不住高聲道“好,當真是天無絕人之路!”
說著,見蔡春溶等弟子好奇地看著自己,隨手把信遞給了蔡春溶,道“大家都看看吧。”
毛玉潔等不知究竟,忙圍過來看,這信是婺源的明朝縣令寫來的,這縣令是黃道周的學生,表示說可以充當內應,要老師一定率軍前來攻取婺源。
賴繼謹質疑道“婺源已經被清軍占了,會不會有詐呢?”
經了他這一提醒,黃道周不由一愣,但此時的他正苦于無計,看似不以為然,其實既在勸眾人也在勸自己道“這天下的忠義之士,除了咱們,還有數不清的哩。”
說著,見眾人紛紛點頭,道“縱使火坑,咱們也跳了,這樣吧,仍按原來的編排,三路向婺源進發。”
眾人不敢怠慢,各自收拾了啟程。
卻不料,黃道周的這個弟子竟真的已經為清廷賣命。黃道周的三路大軍,行至半路均被預先設伏的清軍各個擊破,黃道周被徽州守將張天祿俘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