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隨王朝,雖然有隋幼帝整理朝綱,但是仍然止不住其頹敗之勢。
更何況,如今天下皆傳唱,李閥之主得了天眷,活人無數,才是真正的天命所歸。
西狄道李閥,李唐此時正站在一面銅鏡前,兩邊的侍女為其穿上明黃色金龍大裘冕,四旒三章,金玉縷帶,飛翼善冠。立體的五官,刀刻斧鑿般的臉龐,整個人發出一種威震天下的王者之氣。
“陛下,時辰快到了!”這時候一個老太監在旁邊輕聲提醒到,
“孤王已經準備好了,前面帶路吧!”
李唐此時神色平靜,一點都看不出絲毫緊張之感,他大步向前,走出殿外,行走之間,虎踞龍盤,威嚴撲面,四周侍衛宮女無一人膽敢抬頭,急忙跪迎這位帝王。
大殿之前,那一個祭天高臺,就是在昨日,有道門高人施展五行之術,一個時辰就給搭建了起來。
李唐走到祭壇邊上,方眼望去,高聳的祭壇足足有數十丈高,祭壇階梯兩側,站立著一位位道門宿老,他們身著五彩法衣,
有身穿玄黃天師道袍,其上秀有郁羅蕭臺、日月星辰,頭戴五老冠,手持浮塵的龍虎山天師華清真人,和身穿青紫天師道袍、頭戴純陽巾、手持寶書的易云;
有身穿八卦玄黑道袍,其上秀有玄龜、騰蛇,黑洋溺水,頭戴星光冠,手持一柄靈光寶劍的武當山紫極真人,和站在其身旁手持明亮玉壁的吳通明道長;
有身穿山岳羽衣,披肩霞帔,上面秀有龍鳳麒麟等瑞獸,手持三寶玉如意的齊云山凈臺真人,
還有諸位有道真修,和八十一位本世界的道門學徒,立于臺下。
……
“唐王,請”
華清真人拱手邀請李唐登臺,此時的華清真人紅光滿面,精神勃發,身上靈光隱約,似乎距離打破天地二橋,煉氣入體的境界依然不遠了。
“多謝天師與諸位高功!”
李閥之主李唐也不矯情,他登階而上,站立于祭壇之巔,帝王威嚴,體現的淋漓盡致,就好像是一位千古帝皇在巡視他的萬里江山一般!
李唐此時,心里五味俱陳,看著祭壇之下的諸位道長道士,遠方的宮女侍衛,抬頭望去,整個長安城都在眼下,他的眼睛仿佛看到了那一個帝宮,同時也看到了那位孤寂年幼的帝王,和他身后的那一條盤踞天柱、身宏雄勁、似奔騰在氣運波濤之中黃龍。
“是他…”李唐喃呢自語,彼此之間是最難以對付的敵人,也是最熟悉對方的朋友。
“鐺~!”“叮~!”
鐘鼓齊鳴,祭壇之下,有力士敲鐘,宮女撒花,樂師鳴奏。
“時辰到!”
一位道門高修此時捏準了時辰,高唱一聲,其音洪亮如鶴鳴,環繞祭壇不散,可見這位道長的功力深不可測。
唐王此時整理了一下衣冠,站立祭壇之巔,先拿出能工巧匠們用靈玉制造的傳國玉璽,有取出一本繡有龍紋的黃表天奏,抬頭望天,朗聲說到
“吾承天之運,上繼李氏圣祖之余德,下應百姓萬民之呼聲,奉天之命,掃蕩亂世,廓清寰宇,替天牧民!”
李唐緩緩一頓,又說到
“現我李氏,已占有半壁江山,開荒耕種,活人無數,如今當請天封命,立氣運天柱,成真龍之命,稱唐王之名!”
“祈求上蒼允諾!吾李唐,拜謝上蒼!”
話音剛落,一道肉眼凡胎不可見的紫光從天外飛來,直接落在祭壇之上,紫光隱匿,一把紫玉寶劍靜靜的漂浮在唐王身前。
只見那柄寶劍,材質似玉非玉,顏色紫光明亮,劍身之上,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劍柄之中,一面書農耕畜養之術,一面書四海一統之策,玄妙無比,似乎蘊含無窮之力。
唐王看到這柄寶劍,漂浮在其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