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得這是《神話》世界,徐淵半文半白的話倒全給對面的人聽清楚了。
始皇帝略顯激動,拱手答道“仙人來此,朕實歡喜,有何不可之處?還請仙人亭臺見教。”
還別說,秦始皇總體態度還是不錯的,秦國一直有著重賢下士的傳統,何況始皇帝更喜歡仙神之流呢。
徐淵坐在始皇帝身旁隨著車駕回宮。早有秦朝各高級官員侍立門前,見始皇帝一行歸來,左右丞相領著眾人行禮。
始皇帝很高興地說了聲“免禮”。眾臣抬頭一看,卻見一位年紀輕輕氣質縹緲的人站在始皇帝身邊,內心不免驚訝。唯有消息靈通如左右丞相李斯、馮去疾等人心里略有所悟,心知這便是那位傳得神乎的“仙人”了。對于這些事,他們是無從勸諫的,因他們也并不能分辨,何況始皇帝就吃這一套呢?
一群人有序地進了宮內,始皇帝心情很好,待眾臣都落了座,便開口道“今日,天現異象,仙人降世,乃我大秦之福。如有治政得失,還請仙人賜教!”
滿堂之上,袞袞諸公正襟威肅。作為第一個統一集權的封建王朝,無論制度民生皆與之前不同,縱然堂上諸公皆認為本朝強大先進,始皇帝也自信功業巨大,然而此時也未必不忐忑。
徐淵聞言起身,見滿堂之人都看著自己,毫不怯場,微笑著說道“不敢說賜教,略有淺見,愿說于始皇帝與諸位一聽。”
環顧眾人,頓了一頓,他繼續說道“秦滅六國,一統天下,可謂成古今大業,奠統一之基,聚四方之民,而成華夏之族,此功績一也,蒼天可鑒;廢分封、行郡縣,以防割據而固國家,此功績二也,天下共知;書同文,車同軌,天下同一而文化興,此功績三也,古今一理;擊匈奴、筑靈渠,國威揚于域外而足民于海內,此功績四也,上下皆知。”
滿堂公卿聞言都是面帶榮光,與有榮焉。特別是李斯,許多事都是他這個左丞相推動的,當然更有感覺,何況是仙人承認,顯得自己的主張和理念更具有神圣性,浮想聯翩的他仿佛看到自己榮登仙界、與國同休的場面。
比他更激動當然是始皇帝,可別以為始皇帝聽慣了別人夸就沒什么感覺,他自己都喜歡自夸,這聽上仙夸獎,卻是格外的舒服,滿眼發光的他更希望徐淵多說點。
徐淵淡淡一笑,繼續說道“我此來非為他事,正有一問,不知始皇帝可愿一答?”
始皇帝知道正戲來了,正色道“上仙旦請一問!”
徐淵暗自點頭,這些時候的秦始皇還是很善于聽取意見的。治國大事,也愿與諸文武商議,聽取各方意見而做決斷,不是許多人想象中殘暴亂為、獨斷專行的樣子,渾身上下也沒有什么逼人氣勢、王霸之氣,至少徐淵沒感覺。
“今天下初平,始皇帝欲長生而久御宇內,我之問則在此‘如有長生之法,可愿使民生富足幸福?可愿使法令清明不亂?可愿使天下之民人人平等、無有間隙?’”
聲音越來越大,初時僅人人可聞,逐漸振聾發聵,最后隱隱有雷霆之意,聞者無不駭然!
始皇帝心下欣喜難耐,面露喜色,故作鎮定答道“朕愿意!望仙人不吝賜長生之法!”
徐淵微微一笑,熟練地掏出水晶球,輕輕一送,便在眾人眼前緩緩飛到始皇帝的桌上。
“長生之法,盡在其內!”
滿殿君臣靜靜看著這發著微光的水晶球,連呼吸都變得小心翼翼。始皇帝喉嚨發干,未曾想多年夙愿,一朝得遂,激動驚喜自不必言說,他一把伸出手將水晶球抓住,忽然眼前發出萬千強光,耀得他眼睛都睜不開,不由自主地閉上。
殿上朝臣只見皇帝手碰著那水晶球時便保持著動作,全都疑惑不解。這么短的時間,也無人懷疑徐淵有異心,只能小心看著,緊張處一點不輸始皇帝。
沒過多久,秦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