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喊聲后,寬敞的大殿內,文武官員恭敬的向著上方的皇座施禮道。
輕輕的腳步聲后,劉協走了上來,聲音稚嫩道:“諸卿不必多禮”
“謝陛下”
眾人剛剛抬頭后,只見原先的老臣頓時個個面色一驚,在劉協的旁邊,李儒正面無表情站在那里,目光當中透著凜冽的寒意。
“李儒”楊彪嚴肅道,這位董卓當年的首席謀士,廢立天子的男子,竟然沒有死。
站在武將之首,褪下戰甲,換上一襲官袍,手持玉笏的牛輔瞟了一眼慌張的老臣,便面色如常的等候著。
這時,李儒伸出手,旁邊一名內侍立刻恭敬的雙手奉上了一封圣旨。
李儒接過后,翻開高聲道:“奸臣謀逆作祟,禍害朝政,枉顧忠良,致使社稷崩潰,綱常混亂,今幸的河東太守,中郎將牛輔率軍平頂,穩定朝綱,特冊封牛輔為車騎將軍,賞賜黃金萬錠,另領司隸校尉、假節、總領朝廷軍政”
牛輔聽后,站了出來,面色如常的跪地道:“臣謝陛下隆恩”
這是他們昨晚商量的,圣旨也是李儒寫的。
見牛輔跪下了,李儒立刻退開了一步,讓出了身后的劉協,而其他的老臣則皆臉色一沉,這牛輔果然是董卓第二,剛剛拿下長安,便開始奪權了。
“將軍不必多禮,快快請起”劉協看后,揮手道。
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謝陛下”牛輔起身后,李儒繼續道:“冊封中郎將董越為鎮東將軍;
李傕為揚武將軍;
郭汜為揚烈將軍;
胡珍為楊義將軍;
張濟,樊稠,楊奉,徐晃,董承,胡赤兒,張繡皆為中郎將”
“謝陛下”牛輔身后的諸將,一一出來行禮道。
“另,太師董卓為奸臣所害,朕惋惜不已,特恢復其所有名譽,以公禮安葬長安南門之外,百官吊唁”李儒高聲宣布道。
“陛下圣明”聽到這話,牛輔帶著諸文武,再次謝恩。
當短暫的冊封結束后,牛輔慢慢站了出來,拿著玉笏道:“稟陛下,因奸臣作祟,導致民不聊生,若要重掌乾坤,恢復民心,臣上奏,請建政務堂,錄尚書事,上尊陛下,下理萬民,以李儒為侍中,寬慰百姓,富國強兵”
“什么”聽到這話,許多的老臣們一驚,武將冊封也就算了,反正兵馬都是西涼的,不過是換了個更加名正言順的封號,但牛輔要建立政務堂,錄尚書事,那可就是文臣第一人,奪了他們的權利。
“車騎將軍,李儒就算有點功勞,但他何德何能,能位居侍中之位,甚至開府錄事啊”大鴻臚韓融忍不住的站了出來,氣憤的指責道。
聽到這話,李榷,郭汜等立刻目光冰冷的看了過去。
牛輔瞟了一眼后,道:“莫非大鴻臚有更好的人選,你自己嗎?”
三國之董卓之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