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太尉府的后院當中,楊彪面色感嘆站在一處雅致的涼亭內。
“父親英明”清透的聲音過后,只見一名大概十七八歲,帶著玉冠的英偉少年來到了這里,敬佩的說道。
“修兒,為父怎么英明了”楊彪聽后,轉頭問道。
“車騎將軍也好,相國也好,長陵侯也好,有何區別,如今亂世降臨,唯有兵戈戰馬才是王道,整個長安,甚至關中都在西涼的掌控之下,這不過是一個名號,群臣就開始公然密會,估計此時馬司徒如坐針氈啊!”少年,真是楊彪的兒子,前世的顯才楊修。
楊彪微微一笑后,道:“繼續”
“是,父親”楊修點頭后,道:“他牛輔就算現在直接稱帝了,估計其他各州的諸侯不但不會憤怒,反而會積極的效仿,形戰國之局,若是因為這樣,就公開同長陵侯作對,那不是振興大漢,而是在禍亂大漢”
楊彪聽到這話,終于露出了一絲贊賞,道:“那你對咱們這位新的掌國侯爺怎么看?”
“兒如今看不出來,董卓剛入朝時,也有著振興天下的想法,但在金碧輝煌,美人溫語之下,變得徹底墮落了,其實如今大漢沒落,各地諸侯皆有稱雄爭霸之心,若長陵侯能尊崇天子,對企圖篡漢自立的奸臣,予以還擊,那縱然有霍光之權,又如何呢?畢竟如今天子,也不過十二歲,縱然是真的文武齊備,也完全未到自立之時”楊修道。
楊彪欣慰點了點頭,“好,看來你的書沒有白讀,你說的沒錯,若是他牛輔真的愿意一直輔助天子,匡平這亂世,那為父也絕不會行王允之事”
“父親英明”楊修笑道。
楊彪搖了搖頭,道:“不是英明,而是無奈,自從來長安之后,為父是多么期盼當年十八諸侯是真心為了大漢能夠再次振興,繼續追剿,但為父徹底錯了,他們根本不是為了這個,一個個都在爭權奪利,完全忘記了天子,也許指不定什么時候,就會有人跳出來,篡漢自立,牛輔這幾天的行為,為父仔細看了,不論是宮中的用度,還是對我們這些老臣,都沒有過分壓榨,甚至政務堂的事情,三公也有著很大的話語,如此雖然陛下不振,但大漢還在”
“父親所言甚是,只要大漢還在,機會就還在”楊修點頭道。
“老爺”這時,一名管家跑了過來,道:“蔡府來人求見”
“蔡府”楊修一愣。
“父親,若猜的不錯,是因為蔡中郎”楊修這時道。
“伯喈”楊修瞬間反應了過來,隨即慚愧道:“某險些忘了,快,去正堂”
“諾”
三國之董卓之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