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三日,鴻賓苑。
鴻賓苑乃是沈輔下令,選擇了距離皇宮不遠的一處私人府院改造而成,主要負責招待各地的將領,以及老兵,勛兵的聚會場所,屬于沈輔的私人財產,不對民間開放,只有重大的活動,才會允許開辦。
此次沈輔宴請從各地而來,曾經的血戰老兵,便安排在了這里。
說到這里,就不得不再次得到沈輔的岳父,西涼大軍的創造者,董卓。
也許有很多人會說董卓乃是禍國之賊,亂國之臣。
但其實在董卓沒有進入洛陽之前,那確實也是天下有數的英雄人物。
永康元年,167年冬,羌人進犯三輔,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是董卓、尹端大破之,斬其首領,俘虜萬余人,守住關中長安,董卓因功拜郎中,賞賜九千匹縑,并且將這些全部分給下屬官吏和士兵。
中平元年,184年,黃巾起義爆發,董卓為東中郎將,接管冀州戰區事務,負責剿滅黃巾,目標直指大賢良師張角。
中平二年,185年,涼州再次發生叛亂,北宮伯玉、李文侯、以“討伐宦官”為名,號稱大軍十萬,再次進犯三輔,董卓與右扶風鮑鴻一同出擊,大破叛軍,斬首數千級,當初主將張溫派出六路人馬追擊,其中五路人馬,都以失敗告終,損失極重,唯獨董卓的軍隊全員班師,朝廷因功封董卓為斄鄉侯,封邑一千戶。
董卓的前半生,可以說為了大漢浴血沙場,不計生死,而至于后面,則完全是天意改變了董卓,何進的一封信,就猶如一把鑰匙,開啟了董卓心中的無盡野心和欲望,也讓他沒有把持住自己,最終走向了滅亡。
可以說董卓有雄才,但確少了大略。
而董卓征戰數十年,西涼軍團在他的努力下,早已龐大無比,與此同時也有更多效忠他的老兵,分散在關中,及西涼諸地。
董卓雖對天子,群臣有些狠,但縱觀史書,從來沒有說過董卓殘害過自己的士兵,反而一直是寬佑,庇護。
他讓人仇恨,但也讓人擁戴,很多人說,董卓死后,天下歡呼,這是不正確是,至少曾經董卓麾下將士,就有很多為其落淚,只不過這些都淹沒在那些士子文人的口水當中了。
想想連蔡邕嘆息一句,都被拿下,更何況其他。
歷史是勝利者寫的,所以前世所言董卓,完全是殘暴不仁,愚蠢不堪,但一個真正愚蠢的人,能建立起如此龐大的西涼軍團嗎?能成為漢末第一位挾天子之人嗎?
書中的歷史沒有意義,只有親身經歷過的,才會明白。
“方老,來,來,您坐著這里”只見在鴻賓苑內,一處依水伴林的巨大草坪上,諸多換了一襲新裝,打扮得體的老兵,安座在一張張巨大的圓形桌椅后,上面擺放著鮮花和糖果。
此時沈安攙扶著一位斷了胳膊,白發蒼蒼的老兵,來到了指定的位置。
“二公子,太麻煩您了”老兵忐忑的說道,這位可不僅僅是戶曹主簿,據說乃是主公的弟弟,這讓他實在有些惶恐。
“方老,您別客氣,當年羌人進犯三輔,您斬殺數十位叛羌,為朝廷立下了大功,后又被主公賜予二等功,這是晚輩應該做的”沈安尊敬道,整個人比起以前,似乎更加的大氣自信了。
“謝謝,謝謝”方周眼含淚花道。
“二公子,不知道主公什么時候到,我們要不要去門外迎接一下”旁邊另外一位拄著拐杖,頗有官威的老者,期待的問道。
“快了,主公很快就到,還說一定要親自敬各位前輩一杯”沈安笑道。
“主公實在太客氣了,這一年以來,主公不斷的厚賞我們這些已經離開的老兵,讓各地縣令,郡守嘉獎我等之功,還要求逢年過節,讓他們來家中詢問情況,若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