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大夫”楊修點頭道。
“文和,你怎么了”沈輔不解道。
“主公,大喜啊!這楊昂乃是楊松的弟弟,楊家乃是漢中世族大姓,楊松更是楊氏的領袖,漢中的主簿,對張魯的影響極大,尤其臣為都知時,便知楊家把控著南鄭門戶漢,樂二城,若楊昂在手,再加上漢中精銳皆失的消息,傳給楊松,以楊松貪財忘義,見風使舵的性格,其必會投降我軍,若如此,一月之內,可收南鄭,可定漢中”賈詡激動道。
沈輔臉色一變,道:“德祖,馬上傳令長安,命其派人聯系楊松,告訴他,只要他愿意歸降,孤便冊封他為漢中大守,食邑三千戶”
“諾”
“同時以高順為主將,公達為軍師,負責收復漢中的一切事宜,不必報孤”
“諾”
“主公,還需提醒文優,若拿下南鄭,除了漢,樂二城,以及雄關陽平之外,最關鍵是要及時斬斷陰平橋頭,如此巴蜀大軍就徹底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了”賈詡連忙道。
“陰平”沈輔眉頭一挑,好熟悉的名字。
“不錯,主公,自巴蜀出兵,最快,也最利于出兵的自然是漢中,不論是祁山,還是斜谷,甚至是子午谷,都可以,會讓我關中防不勝防,但除了這些之外,臣同殿閣,奉孝仔細研究過,還有一條路線,可自巴蜀直接入我關中”賈詡嚴肅道。
“是沓中”楊修聽后,驚訝道。
“不錯,自綿竹而出,經劍閣,過陰平橋頭,走孔函古,至沓中,可自隴西,殺入我關中,雖路途遙遠,道路艱難,且因為漢中被張魯占據,所以很少走,但一旦張任知道漢中被奪后,必走此路,而陰平橋頭乃是必經之路,可命高順將軍,一面派軍伏擊有可能自劍閣而出的援軍,一面斬斷浮橋,命精兵駐守,讓其無法通過劍閣”賈詡道。
沈輔目光一動,道:“文和,自那陰平是不是還可以繞開劍閣,直撲巴蜀重鎮成都”
賈詡一愣,隨即點頭道:“不錯,主公,可從陰平至江油,江油過后,便是巴蜀重鎮成都,不過這條路不可能,其高山險阻,人跡罕至,長達三百多公里,說起來,估計比子午口還要難走,另外劍閣在巴蜀手中,完全沒有這個必要”
“原來如此”沈輔終于記起來了,難怪這么熟,這不就是前世鄧艾滅蜀時所走之路,估計就是因為跨不過巴蜀門戶劍閣,所以被逼如此。
“德祖,立刻按照文和的意思,傳命長安,不過稍微改一下,命高順駐扎陰平,就是這條所謂的絕路,也不要給張任機會”沈輔道,前世鄧艾可以走,那若是絕境中的張任豈會不走,他這一次定要全殲蜀中精銳,讓巴蜀這個天府之國,縱然是十幾年也翻不過身來。
“諾”
待楊修匆匆走后,賈詡目光一動,道:“主公,若漢中能順利奪下,我軍則無須在誘敵深入,只需要拖延時間便可,因此臣建議,或許可以改變一下計劃”
“如何改?”沈輔嚴肅道。
“隴西”賈詡道。
沈輔目光一動,道:“文和的意思,打算把主戰場改為隴西”
“不錯,原本我軍想誘敵深入,拉開蜀中糧道,因此打算將決戰放在安定,讓巴蜀大軍過渭水,出街亭,但如今因為楊昂,我軍奪取漢中的可能性極大,臣覺得以無須如此,主公不是在金城安排了八千精兵,以防涼州之變,臣以為可命涼州刺史成公英,率精兵自金城,進駐隴西,隴西距離天水不過三十多里,那張任一旦知道后,絕不敢隨意冒險攻我安定,他會先把隴西這枚釘子給拔掉,只要隴西能堅持一個月,不,也許半個月就足夠了,其巴蜀大軍必定糧斷,皆時主公將消息散播出去,隨即我大軍出動,重新奪下天水,以天水,隴西,南山,沓中,形成一個巨大包圍圈,將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