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后,天蒙蒙亮。
“主公,小心啊”
在隴山,距離山巔不遠的一條崎嶇小道上,胡車兒著急的望著抓住樹枝,向上攀爬的沈輔,下方數十名虎衛已經圍聚成圈,雙手高舉,臉上皆布滿了緊張。
“沒事,成國,來”沈輔笑后,看著胡車兒旁邊的一名神情擔憂,大概三十來歲的文士,伸出了一只手。
“不,不,丞相,您快上去,熙馬上來”文士嚇了一跳,生怕沈輔掉下來,極度不安道。
“哈哈”沈輔一笑后,一用力,便躍上了阻攔的陡坡,看著下面松了一口氣眾人,道:“一個一個來”
此次對巴蜀的大戰,從奪下漢中開始,勝負就已經明了了,戰略以布局完畢,至于該怎么打,那是諸將謀士的事情了,沈輔已經將權利給他們了,他要做的便是等待消息,自從直棣總衙的講武堂規模越來越大,皇城司深入的越發可怕,以及進行的幾次整軍行動,再加上王璨的宣傳處不斷努力,除了李傕等大將的絕對效忠,中層將領也明白是為誰打仗,朝廷數十萬大軍,可以說完全在沈輔的掌握之中。
因此已經無需他沈輔每戰親臨第一線,豎立威望了。
這個時候,沈輔可以說句大言不慚的話,那就是哪怕李傕等立下了巨大奇功,他一句話,也可以直接免了他的兵權,交予他人。
如今不是河東起兵的時候了,軍機閣,尚書府,豐鎬學院等等,都已經上了正軌,比起以前輕松很多了。
所以今天一時興起,他便來爬爬這隴山,隴山如同祁山一般,皆乃是上天賜予關中這塊福地的天然屏障,為渭河平原與隴中高原的分界,可惜山道年久失修,很多地方破損嚴重。
當沈輔帶著一群人終于爬上了隴山之巔之后,望著面前云海縹緲,山岳起伏,恍若仙境之景后,皆露出了驚嘆之色。
“成國,怎么樣,孤帶你來沒錯吧”沈輔滿意的點頭后,望著剛才著急的文士,笑道。
劉熙,南安名士,曾經去過兗州,乃是邊讓的好友,當代有名經學家,訓詁家,自從邊讓被害后,便來了關中,后為蔡邕招入豐鎬學院講學,專講訓詁之道,負責解析古文經要,后其以一篇“漢統依存”的文章,被沈輔招募為秉筆叢事,這片文章不似王璨宣傳處那些,集中所有宣揚他,以及中樞,諸將,而是深入的說明了天下依舊屬于大漢,大漢國統依舊長盛不衰,各州各郡都理應尊崇長安朝廷的法令,奉行天子的旨意,穩定世間的秩序。
文章讓他看的很舒服,尊行天子令,便是尊崇他的命令,對沈輔來說,如今的天子依舊有著巨大無比的作用,因為天下諸多名士,百姓,依舊心向大漢,有天子,便有名義,有名義,他便可隨意出征討伐,便可以最快的速度安定所得各郡。
因此一篇文章,一次宣傳,并不是說多次提及他的名諱,就很出色,而要切切實實的從整個天下大局出發。
武將靠刀劍殺人,文人依筆墨誅心,有時候,一支筆便足以抵千軍萬馬。
尤其聽荀攸說,劉熙雖精通儒學,但癡迷訓詁,精通各類古籍,更推崇百家,對法家,農學,醫學等也多有涉及,這更是讓他滿意。
沈輔尊崇儒學,此乃立國之根本,但一個國家強盛,光靠儒學是遠遠不夠的,要以儒學為本,廣而闊之。
原本開始他還有擔心劉熙不愿意為他效力,畢竟他出身不好,不過也許是豐鎬學院內自由的學講環境,以及獨特的崇高地位,讓劉熙很滿意,所以僅僅思慮兩天,便答應了,此次出征,其也一直親自負責沈輔的命令復寫,這個工作看起來很簡單,但其實一點也不容易,因為沈輔嘴巴說的話,到了傳給各軍,除非沈輔直接下令一字不改,否則是需要潤色,這就需要明白事情是急,是緩,是詳,是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