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這一步,豈能放下兵刃,任人宰割,縱然州牧未死,但那公孫瓚的確歧視外族,禍害百姓”另外一位面容有些相似的將領道。
正是率先起兵的鮮于輔、鮮于銀兩兄弟。
閻柔聽后,道:“這些本將明白,可是爾等想過沒有,如今雖然我軍不落下風,然一旦時間久了,糧草便會耗盡”
“將軍,我們可以請袁紹支援”
閻柔面色一沉,扭頭看向了旁邊一位年輕,俊逸,估計最多二十來歲的謀士,道:“國讓,你怎么看?”
男子正是幽州大才田豫,前世魏國北疆第一重臣,按理說他應該乃是公孫瓚之臣,但蝴蝶一扇,跟隨了鮮于輔,后效力閻柔,如今大軍不落下風,他的出謀劃策,起了很大的作用。
田豫聽后,看著在場諸將,道:“各位,你們覺得未來誰能一統天下,平定亂世”
眾人一愣后,將領齊周皺眉道:“從目前的形式來看,關中沈輔最有可能,其已有強秦之勢,且前段時間還傳出了天下第一的爭論,他的可能最大”
“不錯,最終能夠安定天下的,依照某看,當有兩人,其一關中沈相,挾天子以令諸侯,控雍州,涼州,關中,河東,河套,漢中,雄兵三十多萬,可謂占盡天時,地利;其二雄踞中原的袁術,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但觀他此次背信棄義所為,實難當雄主,將來必被沈相所吞,至于袁紹的確也名滿天下,曾還是十八路諸侯的盟主,可惜這一次并州之戰,豫確發現其內心暗弱,十幾萬大軍,不過一時被懾,竟然害怕的撤軍,這足見袁紹可安一方,但絕非天下之主”
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國讓,若是沈相主政幽州,我等自然歸降,但如今幽州是公孫瓚的”聽到這話,鮮于輔提醒道。
“誰說要投靠公孫瓚,若投靠公孫瓚,各位必死”田豫道。
“國讓,您的意思不會是讓我們投靠沈相吧”閻柔有些驚訝道。
“不錯”田豫點了點頭,道:“放棄幽州,自草原趕赴朔方,黃河百害,唯富一套,去了那里,才是真正后顧無憂”
“這”眾人相互看了幾眼后,齊周道:“沈相代表朝廷,我等自然愿意,可是公孫瓚豈會愿意”
“國讓,這可是大遷移,不僅僅是兵馬”
“那就全部帶走”田豫堅定道。
“這風險是不是太大了”鮮于銀擔憂道。
“不,各位,其一:只要沈相下令,公孫瓚必不敢阻攔,因為這樣沈相將會不滿,甚至放棄他,導致袁紹北上;其二:沈相曾經大敗草原鮮卑,鮮卑聞白衣怒濤,驚懼不已,路上可不比擔憂;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沈相不會允許任何人攻占幽州,奪取公孫瓚的基業,各位其實根本不必等待袁紹,因為袁紹出不了兵的,一旦到了關鍵時候,沈相會不切代價支援公孫瓚,為何呢?因為只有公孫瓚在,才能確保北方不會一統,且就算沈相不出兵,呂布也不會允許袁紹攻占幽州,另外還有最后一點,而我軍糧草不多了,持則生變,所以這是唯一的路,大遷移,赴河套,若能順利而至,豫可以肯定說,沈相會滿心的感動,各種賞賜將絡繹不絕,因為我們這一走,在整個天下,將代表這一種大勢,那就是沈相得天下民心,這比起數萬兵馬,子民更加讓沈相看重”田豫道。
眾人吸了一口涼氣后,閻柔道:“國讓所言字字在理,不過此事非比尋常,還需在仔細研究一下,去請鄭叢事過來”
“諾”
三國之董卓之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