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天后,徐州報喪,劉備上位的消息傳入了沈輔的手中,但此時沈輔確無心理會了,就連大遷移的事情,都已經(jīng)全權交給了沈文,因為從他前往西域,到如今,關中已經(jīng)整整三個月不曾下雨了,這三個月乃是青黃交接之時,一場可怕的大旱到來了,一旦處理的不好,整個關中將會遭遇一場大災。
丞相府內(nèi),沈輔望著到來的蔣琬,荀攸,毛玠,嚴肅道:“漢中的糧草運過來了沒?”
“稟主公,已經(jīng)運過來了,但我關中目前有百萬人口,那點糧草根本不夠,如今米價還是在不斷攀升”毛玠擔憂道。
“主公,此乃臣之過也,未能洞察危機”這時,蔣琬再次慚愧道,其實他開始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問題,但總以為不會這樣突然,所以未及時做好準備,而幽州大遷移,為了讓公孫瓚同意,他們送出了大批的糧草,如今看來,這簡直是致命啊!
“公琰,孤說了很多次,天災無情,你也不想,如今的目標是,大家齊心協(xié)力,動員一切力量,穩(wěn)定糧價,緩解災情”沈輔認真道。
荀攸嘆了一口氣,道:“好在這幾年我們興修水利,開挖水渠,再加上筒車等用水利器的推廣,又拿下了河套,漢中兩大糧倉,致使災情稍減,否則估計會出現(xiàn)大批的災民”
“雖是如此,但朝廷三大倉儲備的糧草確日益減少,很多農(nóng)作物得不到水流灌溉,也紛紛荒廢,如此這般持續(xù)下去,估計朝廷也支持不了多久,只能去外面購糧,更甚者,這將推遲主公平定天下的大業(yè)”毛玠擔憂道。
“推遲沒關系,關鍵百姓不能受苦,若因為大業(yè),而使百姓困苦,那此大業(yè)又有何意義,傳令下去,從今天開始各府各司的用度全部減低一半,用來賑災,各級官員務必盯緊災情,控制糧價,這個時候,誰敢疏忽,孤嚴懲不貸”沈輔厲聲道。
“諾”
“另外,太尉建議若再過一月,還是不見雨水,當避正殿,登壇求雨,孤將會陪同陛下一起登壇,此乃古制,不可違背,你們準備一下”沈輔道。
“諾”
。。。。。
又過了半月,關中大地依舊不見滴雨將領,可怕的干旱,使得土地荒蕪,河流干枯,災荒更加嚴重了,就在沈輔準備從荊州購糧的時候,一陣陣的流言突然傳了起來,言此等大災出現(xiàn),皆乃朝廷奸臣作祟,所以上天才會將下懲罰,而這個奸臣自然指的便是沈輔。
雖然各級衙門,馬上派人抓拿亂言者,但隨著災情嚴重,米加增高,食不果腹,流言反而越來越厲害了。
這便是天災的無情,縱然你曾經(jīng)做的在出色,但依舊難堵悠悠之口,如此情況,縱然是賈詡,郭嘉等絕謀之士,也無可奈何。
古代很多君王,因為災禍,明明無錯,確要下召罪己,背負不仁之名。
不過對于罪己這一安撫民心的方法,李儒,賈詡,郭嘉,蔣琬紛紛極力阻止,蔣琬已經(jīng)說了,寧肯請辭尚書令,也絕不能讓沈輔罪己,因為若是如此,沈輔就同意自己是那奸臣了,若是這樣,他蔣公琰寧肯撞死在金殿之內(nèi)。
這一夜,在丞相府內(nèi),虞秋將沈輔招了過來,
望著臉色有些疲憊,神情略微黯然的沈輔,虞秋溫聲道:“老大,累了吧”
“母親安心,兒還好,讓母親擔憂了”沈輔道。
虞秋聽后,道:“老大,你其實還不滿三十歲”
沈輔一愣,不解的看向了虞秋。
“很多人在你這個年紀,創(chuàng)下一份小小的產(chǎn)業(yè),便足以自傲,但你確已經(jīng)權掌天下,威名四海,就連幽州文武都不遠千里而來,你已經(jīng)很優(yōu)秀,比任何人都優(yōu)秀了”虞秋溫聲道。
沈輔一聽,苦笑道:“謝母親”
“外面的那些流言,為母都聽說了,你不要放在心上,自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