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李綱的認(rèn)知,在記住的那一小丟丟中,少年大約可能也許只能想起三條。
之所以還能記憶深刻,實在是一部血淚交加的悲催史。
首先,李綱,字伯紀(jì),號梁溪先生,常州無錫人,祖籍福建邵武。
記得如此明了,是因為陰險的老教授,總喜歡抽冷子提問,而作為一個十足綱粉,這個問題又是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記了又忘忘了又記的自己,為此收獲過無數(shù)白眼。
其次,李綱有個爭氣的好爹,名叫李夔。
因為這個既難認(rèn)又難寫的“夔”字,老教授往往將自己同朽木聯(lián)系在一起。所以,自己對李綱他爹的仇恨比對李綱還多一些。
李夔進(jìn)士出身卻通曉軍事,而且他老人家情商比李綱高多了。審時度勢,不顧世俗,居然毅然決然臭不要臉,投入當(dāng)時公認(rèn)的奸相呂惠卿的門下,也算是成了王安石新黨一員。
后來因隨呂惠卿抵御西夏有功,被新黨連拉帶扯的,一路官至龍圖閣待制、京西南路安撫使。這就是剛才胖丫鬟扣兒所說,老祖隨呂相平過西夏的由來。
最后,能讓重生后的自己又驚又喜,便是李綱的牛掰。牛掰到什么程度,牛掰到無人能敵、逆了天的程度。
金軍圍困北宋汴梁時,逼宋徽宗趙佶退位當(dāng)了太上皇的,有李綱!
立太子趙桓登上皇位成了宋欽宗的,有李綱!
“從五品”的太常寺少卿,火箭式升了“正二品”的尚書右丞的,是李綱。
領(lǐng)著禁軍造反把想逃跑的宋欽宗攆回皇宮的,是李綱!
壓著宋欽宗和滿朝投降派當(dāng)面不敢說話,只敢私下偷偷議和的,是李綱!
整合全城軍民和勤王部隊,力抗天下第一強(qiáng)軍的,還是李綱!
金軍侵略如火,一個天子驚懼禪讓,一個天子軟弱無能,滿朝大員恨不得跪地求饒,百萬軍民亂成一團(tuán)。
值此國破家亡之際,正是李剛一人,強(qiáng)橫出世,孤軍奮戰(zhàn),一聲令下,萬民景從,指揮若定,三軍受命,終于力挽狂瀾,給北宋留下了一絲喘息的余暉。
位子初穩(wěn)的宋欽宗和主和派,自然恨得李綱牙癢癢,可誰敢和李綱當(dāng)面硬抗,只會背后使手段把李綱禮送出汴梁,讓最后一絲機(jī)會就此失去。
這還沒完,趙構(gòu)偏安南宋建都臨安,又把李綱請了回來當(dāng)右相,才三個月就讓趙老九受不了也給攆走了。
為啥,官面原因有很多,趙老九也不好意思說實話,直到晚年臉皮厚了,才對親信直言是因為“李綱孩視我”。啥意思,就是說李綱居然敢把天子,當(dāng)成孩子一樣對待。
正常人都無法忍受讓人看做孩子,更何況那可是天子之尊,是刻薄無情敢收韓世忠兵權(quán)、冤殺岳飛的趙老九。而李綱就這么牛,就這么做了。
小心眼的趙老九,對李綱是發(fā)配完又召回,貶謫后又升官,到了也沒敢把李綱怎么著。
然后呢,沒有了,自己攏共就知道這么多。
前兩條還算史料,后面的都是總結(jié),還都是后世的老教授用吐沫星子泡出來的。
所以每每談到李綱,老教授便長嘆唏噓,說什么天降李綱于大宋,綱在則宋存,恨才高志潔終不得用,綱去則宋亡。
而最過分的是,碎碎念念的老教授,情緒起來總是老淚縱橫,悲呼“既有綱何不用,此北宋之不存也”,然后冷臉問自己為何不哭?于是,自己只好痛哭干嚎。
緊接著便痛哭“惜不尚賢而用六賊,此北宋之必亡也”,然后再冷臉問自己為何又不哭?自己只得繼續(xù)干嚎。
于是,被逼哭了的自己,聽見老教授又高呼“欽宗繼則罷六賊,繼之六賊橫死,使得報應(yīng),何不快哉”后,便馬上配合著嚎啕大哭。
誰知老教授臉色更冷,質(zhì)問自己因何沒有氣節(jié),居然為“六賊”之死哭喪,害的自